偽善入門:浮世善惡指南書 | 拾書所

偽善入門:浮世善惡指南書

$ 229 元 原價 269

“我們用“好人”指那些平庸軟弱的傻瓜,用“偽善者”指代那些打著為對方好的旗號,偷偷滿足自己的欲望之輩。不止如此,“好人”與“偽善者”的廣泛存在,還讓仁義、道德、善良這些詞都蒙上了強烈的欺騙色彩。

在善與惡的擂臺賽中,人們因為找不到那高山仰止、難得一見的“善”,因此常常找來我們以為的“好人”或“偽善者”來臨時客串一下,這因沒有到場而被人臨時客串的“善”總是被“惡”打得鼻青臉腫、吐血倒地。於是我們嘲笑善,貶低善,宣佈善的全面失敗……

然而,我們嘲笑的物件真的是“善”本人嗎?善的替身——人口眾多的“偽善先生”的存在,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呢?

是善是惡,檢查一下護照就知道了

我們對於事物的接受和理解通常會受到長期積累的“業”的影響,每個階段都由因果法則決定。對於事物我們會產生何種反應也是自己無法控制的。

不過,我們也被賦予了一點點自由,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監控那些自發產生的情緒或衝動性能量,這就相當於過海關時的護照檢查。海關工作人員無法選擇來的外國人是好是壞,但是他們可以將有嫌疑的人阻擋在國門之外。我們也一樣,我們可以打開感覺探測器監測自己的內心世界,對各種情緒進行排查。我們使用念力,可以得到這種權利,可以對那些情緒說“你好像不是什麼好情緒嘛”,然後拒絕其入境,或者“你好像是個不錯的情緒,你進來吧”。

但是,如果一個人過於強調自我意識的話,就會產生一種執拗的護短想法,即各種情緒無論好壞,全都是我的情緒嘛!所以一律放行!相反,如果人們能夠正確地理解何為“無我”,那麼就不會做出這種愚蠢的舉動,而是會把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區分開並分別對待。要是海關把國外來的不良分子都放進來的話,那麼壞人就會給本國的狐朋狗友打電話:“喂,這個國家管得真鬆,快來吧。”於是壞人們就接二連三地來了。同樣,如果只對正面情緒放行的話,他也會給自己母國的親屬打電話,也就為更多正面情緒的到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的確,就像真有命運這個東西一樣,我們的內心世界受到“業”的操控,而我們自己卻無法把握各種情緒的此消彼長。但是,如果我們在理解了“無我”的基礎之上,做好護照檢查工作的話,就會使得善的部分不斷增加,惡的部分逐漸減少。這樣“業”的成分構成就會發生改變,從而使我們今後的生活、思維方式等方面也發生徹底的變化。因為我們的氣場是隨著“業”的變化而變化的,而氣場又決定了我們會被哪些人喜歡,被哪些人反感。

我自己曾經就是一個偽惡之人,但是在我的重組努力之下,“業”的成分發生了質的變化。於是,我確實體會到人際關係等各方面也都開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並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了,得到貴人幫忙,獲得絕好的機會……這些都以一種我從未曾期待過的方式接踵而至。我想這是因為身邊的朋友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身邊發生的事也跟著有了變化的緣故吧。

我們身上發生的重大事情通常都與我們的人際關係有關。因此,當我們的朋友圈子大換血、少了狐朋狗友、多了良師益友的時候,順心之事便越來越多。你看,其實道理就這麼簡單。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