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轉心法:圖解版轉心四思惟 | 拾書所

快樂轉心法:圖解版轉心四思惟

$ 213 元 原價 250
當今藏傳佛教大禪師創古仁波切,給大家心靈的第一堂課。

世界上每個人都在尋求快樂,但快樂在哪裡?
你的心靈導航系統是否已經對著快樂精準定位了?
創古仁波切告訴你,如何轉動心念導航器,航向真正的快樂!

佛陀說:達到真正及持久的快樂方法,並不是汲汲營營地往外追求,
而是要如理如法地依循正道,並藉由禪修不斷地審視自心。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堪千‧創古仁波切教導所有的人如何去追求真正快樂的書,其關鍵就是開始學習透過四種思惟來觀修轉化自己的心。

「轉心四思惟」,又稱四正觀或迴心四法,既是開啟快樂的源頭,也是佛教三乘共修的四種基礎法門,其精要的概念如下:

1. 人身難得
我們的身體因為兩種理由而被稱為「珍寶」:一是我們擁有所謂的「八有暇」,二是「十圓滿」。八有暇即八種自由,而十圓滿就是使八有暇發揮最大作用的一切必要的順緣。這種人身非常地罕有、非常地珍貴。

2. 死亡無常
「無常」是生命本具的特性;我們的生命隨時都會改變、隨時都會毀壞。我們應該善用無常的觀修方法,深入觀察周圍的一切如何改變,並覺知死亡的確定性。再藉由修持的力量,克服伴隨無常而來的任何困難。

3. 業報因果
業力是組成「因果關係」的元素,也就是個人過去、現在或未來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會主導現在及未來的經歷。瞭解業力時,我們就會明白如何創造快樂的因緣條件(廣積善行),及滅除痛苦的因緣條件(避免惡行)。

4. 輪迴過患
輪迴是苦的法教指出輪迴六道本具的各種痛苦,幫助我們產生出離輪迴的決心。輪迴是苦的法教同時也指出脫離六道的基本方法:審察自心、離棄十不善業和奉行十善業。這樣的修持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超越一切痛苦的恆常之樂。

****

創古仁波切說:每一位眾生都有自己的問題及煩惱。有時候,我們或許會想說:「啊!我知道那裏出差錯了。這是我特有的痛苦,這是我的問題。」但是,我們必須知道,這些問題是一切眾生都具有的。生於輪迴的每一位眾生都有痛苦,因為痛苦是輪迴本具的特質。

所以,如果想要超越痛苦,我們必須做很多的準備功夫。這些準備功夫也就是進入佛陀的法教之門「四共加行」。「共」含有「尋常」或「一般」、「平凡」的意思;「加行」意指趣入佛法的預備法,包括思惟人身難得、死亡無常、業報因果、輪迴過患。創古仁波切說:「它們是每個人都看得見並能了解的一般法,是平凡人都能證見的觀念。只要仔細地加以思考,任何人都能瞭解無常、業力或輪迴之苦。我們絕對不能只著眼於短期的無苦之需,也不能只期求稍稍的改善。我們必須依止佛法,徹底斬斷苦因、廣植善因,而尋求長期的無苦之樂。」

創古仁波切透過生活中實際的範例引導讀者進入每一個課題的禪修,徹底思惟轉心的四個法門,使我們的心真正地離開煩惱,並能夠看清現實,航向真正的快樂。所以,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避免痛苦,就不要再四下去尋找世俗的偏方,而要在佛法之中尋求究竟的解脫,帶領你超越痛苦,永離痛苦。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