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疑中覺醒:從《中觀根本論》談起 | 拾書所

從懷疑中覺醒:從《中觀根本論》談起

$ 253 元 原價 320
達賴喇嘛:要作個佛法的懷疑者!
勇敢帶著質疑的好奇心並持續的探索,才會在佛法中找到真正的解脫!

如何以「智者的方式」開發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


為了達到「解脫輪迴」與「成佛的圓滿覺悟」,
達賴喇嘛透過印度龍樹大師的中觀之道,
在深奧的空性見地中,去質疑探實相的真正本質,
當我們將這些教法回歸到自己個人的經驗時,
就能獲得佛教獨一無二的真正解脫。

在《從懷疑中覺醒》一書中,達賴喇嘛尊者把西藏佛教與它在古代那爛陀大學的學術傳統根源,以及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印度龍樹大師的深觀教法,作了連結。他闡明《中觀根本論》(Fundamental Stanzas on the Middle Way)當中三個重要的篇章,如「我和無我的本質」、「十二緣起」及「世俗諦和勝義諦」等,同時也涵蓋格魯派的創始者傑.宗喀巴大師《聖道三要》(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的豐富探索,引導讀者不斷地質疑探究佛陀的教法,並以「智者的方式」開發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

達賴喇嘛尊者先對龍樹有關十二緣起支的篇章(《中論》第26品)給予注釋,詳述根本無明如何把我們自己本身和環繞在周圍的世界執為自性真實;接著陳述《中論》第18品,龍樹對於佛陀有關「我和無我」的分析,說明空性就是一切事物的究竟存在模式。最後,《中論》中最重要的一品第24品,解釋龍樹關於一切現象的自性存在是空性的論證。達賴喇嘛說,透過一種客觀、帶有好奇的批判心,從事謹慎的分析,才真的成為佛教徒精神活動那層意義的「法」。

《從懷疑中覺醒》教導《中觀根本論》批判性的思考空性、四聖諦和十二緣起支的教法,而對佛道培養出一種確實的理解時,接著進入本書的第二個部分:宗喀巴《聖道三要》,作為日常觀修的方法。結合這兩部重要的經典,要從輪迴三有中證得涅槃或解脫的可能性,以及證得這個目標的方法,將更實際、更能觸及。

如何以「智者的方式」開發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

★沒有人想要痛苦,因此,我們必須斷除它的「因」。我們無法透過祈禱,或甚至透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去除痛苦。要消除痛苦的根本原因──認為事物是真實存在的虛妄執著,我們必須證得徹見空性的洞見。

★好奇、質疑的態度非常重要。因為只要存有這樣的質疑,便會持續地追究下去。科學進步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它持續不斷地質疑探究,並且基於「它為什麼會像這樣」的真正客觀態度,帶著嘗試各種可能性的好奇心而進行實驗。透過這種方式,真理會變得愈來愈清晰,人們才能正確地理解它。

★假如我們基於深刻思惟有關十二緣起支和空性見的教法,而增長對於佛法意義的深度理解的話,那麼我們將在內心當中種下解脫的種子。

★當我們更清楚並瞭解典籍當中所提出的論理時,必須把這些回歸到自己個人的經驗上。而最究竟的證明,則是直接有效的經驗(現量的經驗)。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