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認識論:開啟量學(因明學)寶庫之金鑰 | 拾書所

藏傳佛教認識論:開啟量學(因明學)寶庫之金鑰

$ 281 元 原價 330
作者多識仁波切系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亦是當代深孚眾望的學者和教育工作者。過去由於翻譯上所造成的誤解與隔閡,使得佛教邏輯哲學-量學,無法在漢地遍地開花。多識仁波切精講細解,糾正了以往對藏傳佛教量學(因明學)在概念、認識上的種種謬論,釋惑正聽,解除許多人對佛教基本知識的無知與執見。堪稱是了解認識藏傳佛教顯學五部大論之首-量學的入門寶典。

多識仁波切~首位以中文撰寫詮釋藏傳佛教五部大論之一量學(因明學)。佛教因明邏輯思想出自佛經,世尊在說法時經常用到因明的巧妙思辨方法,而佛教哲理也是建立在高度理性化的思辨基礎上。藏傳因明學(量學)也稱佛教邏輯,與西方形式邏輯構成了性質不同的兩大邏輯體系。因明發源於古印度,但在藏傳佛教中經過長期的研究、補充、深化,使因明學發展到了新因明的高級階段。

宗喀巴大師將量學因明視為打開佛教教理寶庫的金鑰匙,是證明佛與佛法正確可信的有力理論武器,將量學因明作為佛學的基礎課,正式列為顯學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師就用因明學這只明察秋毫的“世間慧眼”和“打開教理寶庫的金鑰匙”,重新全面審視了印、藏學者的一切經論學說,撥開了重重迷霧,打開了一個個癥結,對那些被缺乏精細理性思辨素質的歷代的解經者們攪得亂無頭緒、錯誤百出、違經背理的學說觀點,一一做了糾正,一個更合乎理性的、新的顯密佛教理論體系,被創建了起來。也就是說,自從有了因明邏輯這個有力的認識方法、思辨武器,才使對佛法的認識和解說走上了一條真正符合理性的正確軌道。因此,要想打開佛法深理的寶庫,首先必須掌握因明這個“世間慧眼”和“金鑰匙”。

因明的一些基本規則,雖非佛門獨有,但在因明學理論的完善和提高方面,印度的陳那、法稱,藏地的薩班、宗喀巴、賈曹傑、克珠傑等佛教學者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且他們將因明的推理思辨方法用在了佛教教理的論證方面。陳那的《正理門經》和法稱的《釋量論》等因明七論中對佛和佛法的正確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論證,起到了破除邪說,維護正見的作用。正如克珠傑說的那樣:“如果說因明學中有理辨性的內容,因而不屬於內學的話,那麼大部分佛經也將不屬於內學了,因為大部分佛經中都含有理辨性的內容。

前蘇聯科學院院士巴爾次基所說:“新因明已發展到了數理邏輯的高度”,有人說“因明是藏文化中最有價值的思想成果”。多識教授曾受過良好的因明學教育,並從事因明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指導因明碩、博士研究生已有數十名。所發表的論文有:《藏族對因明學的貢獻》、《因明不是迷信》等。本書介紹因明邏輯哲學原理。內容包含(認識論總論)、(量學基本知識概說)、(心智學)、(因明學)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