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高思維 | 拾書所

高科技.高思維

$ 238 元 原價 280
科技與人文並重  科技發展只是社會進步的一環,高科技並不等同於高成長,除非人--也就是我們自己--尊重與關懷的心,與科技一起成長。  科技不僅能讓我們可以更方便、更有效率的工作和生活,科技還可以讓我們更具體地去關懷、幫助別人。使用電子郵件,親友間的連繫完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擁有行動電話,你也可以加入定時關懷獨居老人的行列;透過衛星電視,全世界對於地震災區民眾的痛苦完全感同身受,所以傾力相助。  當代首要社會預測家,《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大趨勢》作者,約翰.奈思比,精采檢視了我們為何愈來愈熱心追求生命的意義,科技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美國的文化,現在都藉著科技,例如電視、電影、音樂、網路以及電子遊戲來傳播。正如約翰.奈思比所說,我們是生活在「科技上癮區」內。此區是迷惘與疏離的地界,在這裡,我們一方面恐懼科技,一方面崇拜科技;既視科技為玩具與快速解決之道,又夾纏在何者為「真」,何者為「假」中,不克自拔。孩子們玩的暴力電子遊戲,基因改造過的動物,以至如果使用氧氣筒等輔助裝備登上埃佛勒  美國社會中,科技無所不在,其創新固然可喜,其後果卻也堪憂。約翰.奈思比及合著者娜娜.奈思比和道格拉斯.菲利普斯在這本重要而適時的書裡,就探討這個問題。我們身為產品與媒體的消費者,又是萌芽中的基因科技未來的消費者,如果能不斷檢驗自己如何看待和使用科技,就會看出科技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兒女、宗教信仰、藝術,以及人性人情造成的影響。  《高科技.高思維》是一本預警的書,告訴我們如何善用科技的好處,而減少它對文化的不良副作用。奈思比帶領我們周遊我們習焉而不察的科技世界,看我們如何工作與遊戲其間,並尋找靈性的道路。他討論了複雜的問題,如:科技是讓我們不受實體世界的繫絆,還是把我們捆綁在機器上不得脫身?它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節省時間,或只是製造了空虛,令我們非得用更多工作與責任來填滿不可?在生物科技的進展上,有了新的遺傳工程,人類有一天可以保證不會生下有殘缺或疾病的孩子。但是在此情形下,什麼是合乎自然的,什麼是人工製造的呢?嬰兒可以  從電腦、網路與電訊等資訊科技,一路談到基因科技與其對藝術的影響,《高科技.高思維》歸結到我們對自己命運逐漸萌生的主控意識,並指出我們需要道德上的指引。當此世紀轉換之際,以上諸議題愈來愈逼近眼前,本書因此是導引進入下一世紀的理想書籍。《高科技.高思維》精密探索我們所製造及要面對的世界。 作者簡介  本書是由三個人──約翰.奈思比、他的女兒娜娜.奈思比,以及藝術家道格拉斯.菲利普斯──傾力合作的結果,與約翰.奈思比以前所寫的書都不同。 約翰.奈思比自 1968 年以來著作在全球銷售逾一千四百萬冊,預測未來一向精準。他曾獲 12 個榮譽學位,在IBM與伊斯曼.柯達公司都做過主管,且曾受甘迺迪總統任命在內閣任職,又擔任過詹森總統的特別助理。他住在麻州劍橋鎮及科羅拉多州特路萊德鎮。 娜娜.奈思比與道格拉斯.菲利普斯都是作家、藝術家及企業家,曾共同為家樂氏、史派傑、摩托羅拉、李奧.班奈特、殼牌石油以及都柏林集團等企業做專案設計,專長以視覺影像傳播公司訊息,並以藝術及故事方式表達企業理論。娜娜與她的三個孩子住在伊利諾州芝加哥市及科羅拉多州特路萊德鎮。道格拉斯一方面寫短篇小說,一方面從事表演藝術及裝置藝術,他也住在芝加哥與特路萊德。 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 自 1968 年以來著作在全球銷售逾 1400 萬冊,預測未來一向精準。早年在猶他大學、康乃爾大學及哈佛大學攻讀政治學,獲頒 5 個人文科學的榮譽博士學位。他在 IBM、伊士曼與柯達公司都做過主管,擁有 30 年的企業經驗,且曾受甘迺迪總統任命在內閣任職,擔任過詹森總統的特別助理,目前住在麻州劍橋鎮及科羅拉多州特路萊德鎮。他著有暢銷書大趨勢《大趨勢》(Megatrends)、《全球弔詭》(Global Paradox)、《改造企業》(Reinventing the Corporation)、《2000年大趨勢》(Megatrends 2000)、《女性大趨勢》(Megatrends for Women? 譯者:尹萍 政大新聞系學士畢業,淡大美國研究所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廣、《中央日報》及《聯合報》編譯、《遠見》雜誌、《天下文化》主編。專事翻譯與寫作多年,譯作有《樂在工作》、《2000年大趨勢》等,著作有《海洋台灣》、《走出紐西蘭》等。 連戰推薦  閱讀有助於腦中「資料庫」的存檔,所以我以閱讀方式來大量而普遍的吸收各種資訊。我的閱讀除了中外文學巨著外,幾乎都獻給了較為實的資料,尤其是中外雜誌、期刊。  我想介紹大家看看「高科技.高思維」,這本探討現代科技帶來的不良「副作用」, 值得大家一起閱讀。  (摘自民國89年2月26日聯合報24文化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