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立的錯誤,量子時代的革命:反覆驗證、多方討論,自錯誤中不斷進步的科學 | 拾書所

包立的錯誤,量子時代的革命:反覆驗證、多方討論,自錯誤中不斷進步的科學

$ 288 元 原價 320

包立:「偉大的問題來了又去了,別人解決並書寫了它們。」

科學史上最富戲劇性的「完美錯過」!
物理學界的完美主義者 × 震撼科學界的大發現
一起來探討「談天說地」的科學奧祕!


【多少次轉動能復原魔術方塊】
魔術方塊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魅力呢?
那是因為它具有幾乎無窮無盡的顏色組合。經過許多次隨意的轉動之後,如果你想將它復原,可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魔術方塊的顏色組合的總數是一個天文數字;事實上,它的長度足有250光年!

【包立的兩次「戲劇性」錯誤】
包立是一位以批評尖刻和不留情面著稱的物理學家。而且他的批評尖刻和不留情面絕不是「信口開河」型的,而是以縝密思維和敏銳目光為後盾的,唯其如此,他的批評有著很重的分量,受到同行們的普遍重視。以上種種,都使得包立的錯誤具有了別人的錯誤難以企及的戲劇性……

【彗星的倉庫——歐特雲】
1950年,荷蘭天文學家歐特在對幾百顆長週期彗星的軌道進行分析之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他認為在距太陽幾萬至十幾萬天文單位處存在大量的小天體,它們是長週期彗星的源泉,它們若碰巧進入內太陽系,就會成為長週期彗星。由那些小天體構成的就是歐特雲。由於那些小天體是長週期彗星的源泉,因此歐特雲就像是一個裝滿彗星的「大倉庫」。

【科學家牛頓的神學告白】
眾所周知,宗教在西方社會中存在了極漫長的時間,直至今日依然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可以很容易地在科學家——尤其是早期科學家,比如牛頓——的言論中找到虔誠的神學告白。這些言論理所當然地被宗教信徒們視為是宗教對科學曾經有過重大貢獻的證據。

那麼,究竟該如何看待那些科學家的神學告白——尤其是:它們是否足以作為宗教對科學有過重大貢獻的理由?

本書特色

全書共分為四大部分:數學、物理、天文及其他。內容涉及豐富多元的科學常識,並且觸類旁通科學家小傳及經典理論科普。作者以堅實的學術背景為基礎,輔以流暢文筆,簡練而準確地敘述各類科學知識,望讀者能走近科學,一探自然界的奧祕。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