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科普經典《愛因斯坦的夢》作者往昔散文精選
穿梭在文學與科學的閱讀旅程,理性與感性的迴向成舞
「寫作時,科學與藝術、理性與本能之間的張力讓我深感著迷,進而文思泉湧 。我猜想科學之中多有本能,而藝術之內富含理性,於是問了些學界友人:他們思考時倚賴圖像還是等式,在研究中將美學準則應用至何等程度,又是否相信隱喻大有作用。我也問了些藝術家朋友:他們如何獲得創作靈感,如何使畫作架構和諧,而某一處又為何要這麼落筆。最終,我回歸愛因斯坦頗引論辯的評斷:自然法則,無邏輯之路可達,唯有取徑直覺與「心智的自由創造」。科學家能如藝術家一般創造世界嗎?在心智之外,不是別有天地嗎?人類登陸月球而又回返。哪一個世界,哪一片天地,才真實?」
本書是萊特曼青壯時期的散文集結,創作時間橫跨二十年。書中可以看到萊特曼走上理論物理學研究的心靈軌跡;師父與徒子徒孫之間的傳承(在可以大量儲存與取出的數位時代,這依舊是無法光憑資料閱讀而學到的東西);時光旅行的能與不能和人為所最可能達到的形式;應用科學與純粹科學的論辯;戰爭悲愴與四季流轉;以及在他觸及了自身的研究極限之後,如何痛苦放棄了物理學界的事業,轉向人文領域的教學。書中展現出一個物理學家的深邃思考,以及人文與科學間鍊結的無限可能。
在書中,牛頓前來造訪,我們也將穿越時空,進入了一個和愛迪生辯論著的法庭。而透過芭蕾女伶的躍動,鳥羽的撲展,海浪的回復等美麗事物的比擬,細膩寫出了背後驅動的物理性因素。此種閱讀經歷,唯有透過作者之筆方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