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學中文系畢業,都說中文系的人喜歡寫詩,可我年青時代卻喜歡搞發明,可謂不務正業。其實,寫詩與搞發明有如孿生兄弟,都是因於愛胡思亂想。詩人往往是些喜愛幻想和激情勃發的人,詩人每遇美好事物,總是容易觸景生情,產生靈感,於是浮想聯翩,佳句噴薄而出。而我是過於喜愛“堅如磐石,穩如泰山”這樣的頑固,缺少了詩人的激情,於是寫不出好詩;可卻多了一些愛幻想的習慣,於是,噴薄不出激情的詩篇,卻噴射出了一些對生活用品的異想天開。其實,這也和寫詩一樣,詩人一見美好景色就激動,就好詩連篇;我是一見哪樣物品用著不好使就激動,就開始想像怎麼去改造它。算下來,過去已發表出去數百項“小發明”文章,並稀裡糊塗地獲得了三十多項專利。
過去有朋友問我:“你搞這些要花多少時間?有什麼用?”我知道朋友們的好意,怕我浪費時間。其實,寫順手了,有許多小發明從突發奇想到坐下來寫成文字,前後也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我也曾多次克制自己,去幹點正事,不要在胡思亂想上花費太多時間。可是,已形成的愛好猶如一股泉水,你越壓它越湧,實在是不吐不快。為了自我安慰,我現竟找出了三條理由,能夠說明搞小發明的好處。第一,搞發明有如寫詩,都是一種愛好,一種精神上的創造,自得其樂,其樂無窮。而寫詩人們已認可,不會說他是浪費時間;搞發明人們早晚也會認可。第二,搞發明能培養人們的創造性思維。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的社會,需要人們不斷地創新,不斷地發現,一項好的發明勝過千百萬人的晝夜苦幹。第三,搞發明不僅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搞不好,還會轉化成取之不盡的物質財富。世界上依靠發明創造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有了這些解釋,似乎便有些心安理得了。
有人問我,你是學中文的,怎麼能想出這麼多技術性的發明來。我能理解人們的這種疑惑。因為世界上工程師有成千上萬,而發明家卻寥寥無幾,因此人們往往把發明創造想得神乎其神,一提發明家就是愛迪生、愛因斯坦,仿佛那只是少數科學家的事情。其實,世界上很多的發明都是外行人想出來的。正如人們所說“無知者最無畏”,因為其無知,才敢胡思亂想,才能擺脫傳統的窠臼,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生活中點點滴滴皆可成發明,人們只要勤於思考,都可成為發明人。你知道鉛筆嗎?最早的鉛筆是圓形的,放在桌上容易滾動,掉到地上摔壞,因此有人就發明了六棱形鉛筆,使其不易滾動,並申請了專利。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的想法啊,可是發明人卻靠這項專利的轉讓費吃了一輩子。還有不乾膠、呼拉圈、創可貼等等,多少人在驚歎:“就這麼簡單的東西,我過去為什麼沒有想到?”其實,很多發明就如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可是很多人受習慣思維的影響,一輩子生活在黑屋子裡,就是不知道去捅破這層窗戶紙。據說,發明柯達彩色膠捲的竟是兩個不懂科學的音樂家。很多時候,專業人員往往容易為固有的思維模式和現行的條條框框所限;外行人卻敢於隨心所欲地去想,以至於打破常規,搞出一些讓人們意想不到的奇跡來。
我過去曾認為,世界上聰明人那麼多,該想的主意都讓人們想遍了,不可能再有新的發明讓你去想了。後來我才明白,世界的發展是無止境的,永遠會有新生事物湧現,你不可能搞高深的技術,生活中最簡單的用品也夠你設計一輩子的。我看到了一篇報導,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 對世界上二十一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可是創造力卻排名倒數第五。在美國很多中國留學生都有這種感受,要論學習成績,中國學生無以倫比;可是論動手能力和創造力,中國學生就遠不如美國學生了。諾貝爾獎和國際講壇帶有創造性的文論也總是與中國人無緣。是中國人缺乏想像力嗎?不是。是我們的教育制度過於偏重基礎知識的教學,用大量的考試把學生壓得喘不過氣來。即使一些孩子具有發明潛質,也被這樣沉重的學習壓力弄得心源枯竭了。很多時候,孩子初期的發明思想猶如一個小火花,需要鼓勵,需要引導,這樣他的思想火花就會越燃越大,最後變成燎原大火;你一下子把這火花吹滅了,他就永遠不再燃起了,很多孩子的創造性就是這樣夭折的。
於是,我產生一種想法,我要把我過去的發明經歷和小發明文章編成一本書,專門寫給中小學生看,去啟發他們的思想,激發他們的靈感,從小培養其創造性的思維。我要讓他們感到,有這麼一個笨叔叔,中小學在文革時期沒有學到知識,沒有一些數理化基礎,卻能搞出這麼多小發明來;你們那麼聰明,從小就有好的數理化基礎,難道不能搞出一大堆的發明創造來嗎?也許你的某個發明賺了大錢,也讓你的爸爸媽媽舒舒服服地享用一輩子。
說起我搞發明的起因,最早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那時妻子上下班都騎車,晚上天黑我不放心,經常去接。我在想,如果能有一種小發射器攜帶在身上,一遇緊急情況按動按鈕,發射台就會根據接收到的信號測定其方位,派員警前去解救。這樣,婦女外出不就放心了嗎?於是還真設想了幾個月,寫出了一整套方案,並找到一些電子公司去請教他們的意見。
過去有朋友問我:“你搞這些要花多少時間?有什麼用?”我知道朋友們的好意,怕我浪費時間。其實,寫順手了,有許多小發明從突發奇想到坐下來寫成文字,前後也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我也曾多次克制自己,去幹點正事,不要在胡思亂想上花費太多時間。可是,已形成的愛好猶如一股泉水,你越壓它越湧,實在是不吐不快。為了自我安慰,我現竟找出了三條理由,能夠說明搞小發明的好處。第一,搞發明有如寫詩,都是一種愛好,一種精神上的創造,自得其樂,其樂無窮。而寫詩人們已認可,不會說他是浪費時間;搞發明人們早晚也會認可。第二,搞發明能培養人們的創造性思維。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的社會,需要人們不斷地創新,不斷地發現,一項好的發明勝過千百萬人的晝夜苦幹。第三,搞發明不僅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搞不好,還會轉化成取之不盡的物質財富。世界上依靠發明創造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有了這些解釋,似乎便有些心安理得了。
有人問我,你是學中文的,怎麼能想出這麼多技術性的發明來。我能理解人們的這種疑惑。因為世界上工程師有成千上萬,而發明家卻寥寥無幾,因此人們往往把發明創造想得神乎其神,一提發明家就是愛迪生、愛因斯坦,仿佛那只是少數科學家的事情。其實,世界上很多的發明都是外行人想出來的。正如人們所說“無知者最無畏”,因為其無知,才敢胡思亂想,才能擺脫傳統的窠臼,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生活中點點滴滴皆可成發明,人們只要勤於思考,都可成為發明人。你知道鉛筆嗎?最早的鉛筆是圓形的,放在桌上容易滾動,掉到地上摔壞,因此有人就發明了六棱形鉛筆,使其不易滾動,並申請了專利。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的想法啊,可是發明人卻靠這項專利的轉讓費吃了一輩子。還有不乾膠、呼拉圈、創可貼等等,多少人在驚歎:“就這麼簡單的東西,我過去為什麼沒有想到?”其實,很多發明就如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可是很多人受習慣思維的影響,一輩子生活在黑屋子裡,就是不知道去捅破這層窗戶紙。據說,發明柯達彩色膠捲的竟是兩個不懂科學的音樂家。很多時候,專業人員往往容易為固有的思維模式和現行的條條框框所限;外行人卻敢於隨心所欲地去想,以至於打破常規,搞出一些讓人們意想不到的奇跡來。
我過去曾認為,世界上聰明人那麼多,該想的主意都讓人們想遍了,不可能再有新的發明讓你去想了。後來我才明白,世界的發展是無止境的,永遠會有新生事物湧現,你不可能搞高深的技術,生活中最簡單的用品也夠你設計一輩子的。我看到了一篇報導,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 對世界上二十一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可是創造力卻排名倒數第五。在美國很多中國留學生都有這種感受,要論學習成績,中國學生無以倫比;可是論動手能力和創造力,中國學生就遠不如美國學生了。諾貝爾獎和國際講壇帶有創造性的文論也總是與中國人無緣。是中國人缺乏想像力嗎?不是。是我們的教育制度過於偏重基礎知識的教學,用大量的考試把學生壓得喘不過氣來。即使一些孩子具有發明潛質,也被這樣沉重的學習壓力弄得心源枯竭了。很多時候,孩子初期的發明思想猶如一個小火花,需要鼓勵,需要引導,這樣他的思想火花就會越燃越大,最後變成燎原大火;你一下子把這火花吹滅了,他就永遠不再燃起了,很多孩子的創造性就是這樣夭折的。
於是,我產生一種想法,我要把我過去的發明經歷和小發明文章編成一本書,專門寫給中小學生看,去啟發他們的思想,激發他們的靈感,從小培養其創造性的思維。我要讓他們感到,有這麼一個笨叔叔,中小學在文革時期沒有學到知識,沒有一些數理化基礎,卻能搞出這麼多小發明來;你們那麼聰明,從小就有好的數理化基礎,難道不能搞出一大堆的發明創造來嗎?也許你的某個發明賺了大錢,也讓你的爸爸媽媽舒舒服服地享用一輩子。
說起我搞發明的起因,最早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那時妻子上下班都騎車,晚上天黑我不放心,經常去接。我在想,如果能有一種小發射器攜帶在身上,一遇緊急情況按動按鈕,發射台就會根據接收到的信號測定其方位,派員警前去解救。這樣,婦女外出不就放心了嗎?於是還真設想了幾個月,寫出了一整套方案,並找到一些電子公司去請教他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