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運動學解剖書【全彩超圖解】:精準剖析關鍵肌群,讓瑜伽姿勢不只正確,更能打造不畏壓力的身心狀態 | 拾書所

瑜伽運動學解剖書【全彩超圖解】:精準剖析關鍵肌群,讓瑜伽姿勢不只正確,更能打造不畏壓力的身心狀態

$ 435 元 原價 550

日本瑜伽解剖學最高權威親授★

第一本結合專業運動學x肌肉解剖圖的專業瑜伽教學書

【獨家超值收錄】37支step by step基礎瑜伽動作+拜日式序列示範影片

 

是否經常覺得瑜伽做起來很輕鬆,似乎都沒有運動到的感覺?

覺得柔軟度不好,不敢挑戰瑜伽?反正姿勢無法做到位,就無效?

錯,會有這種感覺,就是沒有「好好認識自己的身體」!

 

精準掌握關鍵肌群、正確使用關節角度,

「站姿」、「坐姿」、「趴姿」、「後仰」、「反轉」37個基礎瑜伽動作,

一次練習到位,輕鬆突破瓶頸、平衡身心狀態!

 

瑜伽的風潮行之多年,舉凡提升肌力、緊實身材、消除不適、提升活力等,端正姿勢、專注內在的瑜伽,帶給身心的效果相當豐富。然而,想要完全領會到瑜伽所帶來的各種美好,必須先了解如何透過瑜伽「正確使用」以及「好好認識」自己的身體。因為,若是用錯方法不僅不容易看出成效,還是造成身體的負擔,導致身體疼痛等問題出現。

 

覺得有些瑜伽動作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會覺得某的部位不舒服、不穩定?
 

【下犬式】手腕不痛的有效關鍵

關鍵1:雙手的「兩隻食指朝向前方」,可以讓手肘不會朝外打開、腋下保持收緊。

關鍵2:讓「肩膀往外旋」,使肩關節穩定,並減輕手腕負擔。

 

【戰士式II】高弓箭步踩穩的有效關鍵

關鍵1:「雙腳的距離要夠寬」,才能使大腿內側的「內收肌群」充分發力,進而提高下半身穩定度。

〈參考寬度〉左右手往兩邊打開平舉,雙腳腳掌位置剛好在手腕下方。

關鍵2:彎曲前腳的「膝蓋要在腳踝正上方」,骨盆會和地板平行、不傾斜。

 

【橋式】避免腰痠的有效關鍵

關鍵1:不必使用臀肌出力,而是肩胛骨靠攏,背部「背闊肌」出力,再讓胸部往上推起。

關鍵2:利用膝蓋壓著地板的力量,將意識放在大腿內側的「內收大肌」,即可避免腰部過度後彎不適。

 

上網自行看瑜伽教學影片跟著做,卻不知道身體是否在正確位置?越做越挫敗?
 

Q:正確的骨盆位置怎麼找?

A:用手摸一摸,確認「髂骨」和「薦椎」的位置是否歪斜即可。

髂骨:遍布在骨盆左右呈扇形的骨頭,低腰褲就是靠這個凸出的骨頭撐住。一聽到「骨盆要保持水平」時,可將雙手放在這個地方,就能檢查左右是否傾斜。

薦椎:位於骨盆中央,從下方支撐脊椎,逆三角形的骨頭。大小正好和手掌一樣,位在手往下後相當於腰椎下方的地方。

 

Q:做後仰的瑜伽姿勢時,如何避免脖子縮起?

A:舌頭緊貼上顎,保持頸部穩定。

充分使用頸部前側肌肉,後彎時脖子不會覺得不舒服。祕訣在於將舌頭緊貼整個上顎。頸部前方的「舌骨肌群」發揮作用後,就算後彎也能確實支撐頭部,因此可以避免頸部縮起來。經常留意這個舌頭的位置,後仰姿勢就會更穩定。

 

Q:做樹式、椅式等站姿瑜伽時,下半身總是搖晃?

A:鼠蹊部內縮,將意識放在「髂腰肌」上。

想要姿勢正確,骨盆最好不要前後左右搖晃,須保持穩定。多數人的骨盆都會往前凸出,靠向髖關節的前側,呈現「休息」的姿勢。事實上,把鼠蹊部往內縮,就能穩定骨盆。換言之,髖關節的「髂腰肌」確實運作之後,全身就能保持穩定。

 

本書將以在最新的運動學觀點,重新剖析先人智慧結晶下的傳統瑜伽,引導大家了解「有效瑜伽的關鍵重點」,讓瑜伽的美好之處,安全地發揮至最大極限。但更重要的,是當你能藉由瑜伽徹底放鬆,不再白費力氣「處之泰然」,便能透過瑜伽這種「動態冥想」,使每天忙碌紛亂的內心,變得更加平穩、輕快、積極。

 

本書特色

 

1. 大開本全彩印刷,真人示範圖結合肌肉解剖示意圖,好好認識自己身體的每一寸肌群。

2. 每個動作皆有難易度★星級標示,可依照自身程度選擇適合的動作進行。

3. 瑜伽的最高境界在於「身心平衡」,本書每個動作皆有「Body&Mind」重點提示,幫助我們進行時將意識放在上面,使瑜伽效果事半功倍。
 

名人推薦

 

【舒心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何穎盈醫師|中醫瑜伽養生專家

凱蒂瑜伽 Flow With Katie|作家.YouTuber

謝明儒 Dr. Victor|乾針名醫.《醫學瑜伽 解痛聖經》暢銷作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