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與膽結石 | 拾書所

膽囊炎與膽結石

$ 213 元 原價 250
膽囊炎與膽結石患者須知
 
生命的延續需要靠攝取食物來供應能量,而人們吃下去的各種食物都要通過胃腸道消化,才能吸收營養,獲取能量。
 
在整個消化過程中,需要膽汁的配合,大便的黃顏色就是膽汁的顏色。
 
膽汁是從肝臟中分泌出來,經過一系列粗細不等的管道輸入十二指腸,參加消化活動。
 
俗語說:「膽絞痛,要人命!」膽囊炎或膽結石均可引起膽絞痛發作。而膽囊炎或膽結石的臨床特點就是反覆發作,難以根治,並多在進食油膩食物後發作。除絞痛外,還可伴有發熱、噁心嘔吐現象,甚至出現黃疸。當患者出現膽絞痛、發熱、黃疸時,稱為「膽管三聯症」,屬急腹症之一,倘若藥物治療控制困難時還需要手術治療。
 
慢性緩解期主要以消化道症狀為主,如上腹脹痛、腹脹、便秘、食慾不振、厭油膩等。
 
在膽管系統任何部位出現了結石的疾病,都可以叫做膽結石。膽結石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而且近年來,患膽結石者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大約每10年增加2倍。40歲以後膽結石發生率更是逐步增高,發病的高峰年齡為50〜60歲之間。高血脂者發病率比血脂正常者高。女性患膽囊結石約為男性的2〜3倍。城市人的發病率比農村人高,腦力勞動者的發病率比體力勞動者高,輕體力勞動者又比重體力勞動者高。
 
美國每年有100萬人做膽管結石的手術,中國是美國人口的10多倍,大大超過了這個數字。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給21世紀的人們敲響了警鐘:健康生活應當來自科學的觀念,健康的主動權就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中。
 
人們在吃得好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疾病,而膽結石就是其中相當常見的一種。近幾年來,脂肪型膽結石患者明顯有增多的趨勢。
 
膽管有了結石以後,常常會引起各種病變,例如膽管感染(膽囊炎、膽管炎)、膽管梗阻、膽管狹窄等等,它們直接威脅到人們的健康。一般而言,膽結石的發病隨地區和性別而有所不同。在男性患者中,單純膽囊結石佔40%,單純肝內外膽管結石佔47%。
 
在女性患者中,單純膽囊結石佔59%,單純肝內外膽管結石佔31%。同時,膽結石的類型比例也不相同。膽囊結石中,以膽固醇性結石居多,佔了2.8%,膽管結石中,以膽色素結石居多,佔61.56%。城市較農村高。農村中以肝內膽管結石為高,而城市則以膽囊結石的發生率較高。
 
膽結石是膽囊或膽管中膽汁的成分變成結石,而膽囊炎則是膽囊發炎,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兩者常互為因果,關係密切,多在同一患者身上出現。膽結石形成與膽管不暢、感染及膽固醇代謝失調關係密切,膽管寄生蟲和細菌感染是膽結石的重要原因。如有膽結石,或膽汁分泌發生障礙,細菌就容易很快繁殖;另外,膽結石的刺激和膽汁成分的異常也是發生膽囊炎的病因。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