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開了處方箋?(兩冊套書)精神疾病的診斷、用藥,以及治療結果 | 拾書所

誰開了處方箋?(兩冊套書)精神疾病的診斷、用藥,以及治療結果

$ 675 元 原價 900

深陷親人過世的悲傷是患了憂鬱症嗎?

害羞 vs. 社交恐懼症、貪吃 vs.狂食症,該如何區隔?

調皮好動坐不住的孩子,何時開始成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精神疾病是生物學、心理學,還是社會關係的問題?

 

精神醫學作為一門專科起始於19世紀的精神病院,只是當時的精神病院仍以收容、照護為主;19世紀末陸續開始出現高壓淋浴、藥物注射、睡眠療法等物理治療方式,不過仍與今日概念中的精神醫學相去甚遠。1930、1940年代,精神醫學界一度盛行「三合一」的治療方式:胰島素昏迷、電擊、額葉切除術。精神科醫師們開始直接對大腦下手,自此精神疾病的治療方式一路突飛猛進。二戰結束後,挾著戰時的醫學發展,1954年治療思覺失調症的藥物——「托拉靈」上市,精神藥物學時代正式展開。1988年「百憂解」出現,精神疾病治療再次大大地往前跨了一步。

 

不過,人們在精神方面的問題並未就此解決。

 

從1987到2007年,二十年間美國境內精神疾病患者增加了兩倍,18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數是之前的三十五倍!《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一版出版於1952年,至今已經到了第五版,收錄的精神疾病數量也從60種增加到近300種。我們發現了更多的精神疾病嗎?擴大診斷的結果,是否讓健康的「正常人」成了病患?

 

【救救正常人】

今日,有數百萬人整天擔心自己生病,也被診斷出精神疾病,還接受許多不必要的治療。我們把日常生活問題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普通人被汙名化,醫療資源也因此被大量浪費。我們忽略人類與生俱來自我療癒的能力,把這個工作交給大藥廠,讓它們賺進白花花的鈔票。

每個人有各樣的生活經驗,有各種情緒起伏:壓力、失望、傷痛、挫折。這些都是作為「人」會陷入的低潮狀態,不應被當作精神疾病。

作者法蘭西斯醫師除了是精神醫學病學家,也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編修工作小組的主持人。在本書中,他從語言學、哲學、統計學爬梳「正常」與「不正常」的定義與界線,帶領讀者回溯心理治療的歷史,回顧巫術、希臘時期、中世紀歐洲對精神疾病的處理方式,接著談到十八世紀歐洲精神之發展,最後帶入當代DSM之成形,論述其貢獻、影響與缺失。

 

【精神病大流行】

如果發明藥物是為了治癒疾病,為何精神科用藥發展的同時,卻使罹病的患者越來越多?會不會當代這種以藥物為主的醫療模式,反而引發了精神病大流行?

過去二十年來,精神醫學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有了相當大的轉變;我們不再「諱『疾』忌醫」,也開始接受藥物作為治療方式及其功效。1999年的精神醫學報告指稱,科學文獻的確證明了精神科用藥至少在「短期內」是「有效」的,有人說這些藥物就像「用來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但長期而言,這些藥物真的「治療」了患者嗎?

本書從四個案例訪談起,接著講述精神疾病治療的歷史脈絡,以及藥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則是利用案例及研究資料,逐步探討近五十年來思覺失調症、焦慮症、憂鬱症、雙相情緒障礙症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美國境內的盛行狀況,並針對每一種疾病的治療結果研究做了基本回顧。所以,是否我們自以為建立了一場精神醫療的革命,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第四部分的三個章節就是在討論這個問題。最後一部「解決之道」試圖從目前幾種發展中的解決方案,找出精神疾病另一種思考面向,以及其他可能的解方。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