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家事課:73個簡單有趣的手做練習,健全孩子的腦部發展,培養主動負責的態度,10歲前就開始累積一 | 拾書所

孩子的家事課:73個簡單有趣的手做練習,健全孩子的腦部發展,培養主動負責的態度,10歲前就開始累積一

$ 198 元 原價 250
大不同的起跑點,奠定未來學習的基礎
放手練習小事,才能成就未來的大事
73堂小小家事課,玩出孩子的成長,玩出親密的家庭關係
 
培養品格教育、儲備未來能力從做家事開始
只要會拿畫冊,就可以幫忙拿餐具;會牢牢握住杯子,就可以試著擦杯子;
會握筆畫直線,就可以練習切菜……
 
家是孩子的遊樂場和學習地,家事則是手腦身體並用的益智遊戲,
其中蘊藏了老祖宗代代相傳的文化智慧,以及每個家庭的生活價值。
 
透過家事能讓孩子了解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和義務,懂得承擔和付出,
動手做可以刺激大腦訓練思考力,還能學會面對、解決問題,培養出自信。
在觀察模仿、引導示範的互動中,增進了親子關係,也創造和樂的家庭氛圍。
 
腦科學專家和教育學者發現,孩子手部大小肌肉活動的機會越少,腦部發展及各種學習就越遲緩。而且只專注在一般學科或學程學習的孩子,在人格發展、做事態 度以及面對挫折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欠缺,經過調查研究得出,做家事是影響孩子性格、做事方法和人生態度的一大關鍵,因此日本這些年來吹起親子家事風,本書 作者甚至創立「家事塾」,教導父母學習如何引導孩子做家事,也提供一個親子共同學做家事的空間。
 
幼童時期雙手與身體力行的記憶一輩子不會忘
會做家事的孩子才懂得體貼、有責任感,並且自動自發
 
家事,這種動手做、體力勞動的工作,對親子來說具有多重好處,除了整理每天居住的家庭環境、鍛鍊身體,以及「為家人」服務的心意以外,不管是手工活動或是體力勞動,都可以讓孩子的心思跟著這些工作而動。這種有一定步驟、做了會記得的小小的勞心勞力,有助於發掘與發展孩子各種可能的才藝、技術與做事的智慧。而且,讓孩子做自己做得來的事,建立能力所及就自己動手做的能力,可以成為孩子一輩子的資產。
 
「教孩子做不如自己做!」「哪有那麼多的家事可以學?」「幾歲開始學做家事才對?」「父母該怎麼教孩子做家事?」……
作者經常被許多父母問起這樣的問題,就他觀察研究,當孩子學會走路,體能有一定發展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做家事。而且2~9歲是透過動手做來學習的最佳時期。
 
那麼要該如何教孩子做家事呢?他提出以下四個學習步驟:
1.父母先示範一次正確的作法給孩子看。
2.讓孩子一個人試著做做看。
3.有做不出來的地方父母再做一次給孩子看,或是動手和孩子一起做。
4.孩子可以一個人正確完成就OK了。
 
73個小小家事課,蘊藏了作者對於小時候家庭教育的感恩與懷想,
期待透過分享可看見孩子從「做」中體驗到的生命驚喜與快樂。
做大事從熟練小事開始,能自理日常生活事務的人才能獨當一面喔!
 
本書特色
 
◆羅列從個人生活起居到待人接物的73個家事練習,簡單又有趣
◆每個練習有詳細的操作步驟、圖示和過來人的經驗談,看了就能立即動手做
◆專為父母和孩子設計的共讀本,每個練習跨頁呈現,右頁給孩子看,左頁給父母讀
 
◎學做家事的好處:
透過雙手的刺激活化腦部訓練思考
確實的成果帶來工作的真實感
成就感與滿足感形成「下次也要努力」的動力
成為面對任何事物都能主動挑戰的人
學會有用的技能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