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底下的劇場:人為什麼要穿內褲?一部日本社會的性文明史 | 拾書所

裙底下的劇場:人為什麼要穿內褲?一部日本社會的性文明史

$ 269 元 原價 340

「人,為什麼要穿內褲?」

 

暢銷書《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作者上野千鶴子成名代表作

一部由「內褲」而起,最終來到社會學研究的「性的文明史」。

 

獨家收錄:「20週年紀念」繁體中文版序

 

人,為什麼要穿內褲?

蝴蝶型內褲、比基尼式、低腰式、高腰開衩型……

明明是為了遮掩而穿上的衣物,為什麼穿了更色情呢?

 

掌握內褲,竟然等於掌握了性器官?妻子與母親其實在透過內褲爭奪霸權?

日本色情媒體超越其他國家的猥褻感,竟然是來自他們堅持「不把內褲脫掉」?

女性的通往純潔之路竟然是──內褲?

 

★★★只有上野千鶴子,才能超越上野千鶴子★★★

 

1989年,《裙底下的劇場》甫上市即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暢銷書!身為女性學和性別研究先驅的上野千鶴子,當時便已預見現今的社會現象:男性將撤退出性的現場、戀物癖化、二次元性產業的大規模崛起……。她以辛辣而明快的論述,嚴謹地建構了這部由「內褲」而起、最終來到社會學研究的「性的文明史」。

 

★★★裙底下的劇場,華麗上演★★★

 

底風光一:穿內褲是為了遮掩,還是為了突顯?

人們是為了機能性的理由,還是象徵性的意義開始穿內褲?從內褲的發展歷史開始,窺探內褲隱藏(突顯)的社會現象吧。

 

裙底風光二:掌握內褲=性器官管理?

從「每天洗內褲」的習慣養成開始,母親悄悄地掌握了性器官的管轄權。月經的來襲拯救了女性,男性卻可能一輩子都將性器官的遙控器交給母親。

 

裙底風光三:想像比真實來得猥褻?

日本色情媒體那難以取代的猥褻感,或許和他們特別加強了「性妄想空間」有關。畢竟,被內褲包裹的身體,遠比赤裸裸的性器官來得更令人遐想。這片留白、讓人任意想像的空間,我意識到了──我正在性幻想……還有比這更猥褻的事嗎?

 

裙底風光四:鏡子國度的自戀情節?

只有男性會透過色情媒體獲得愉悅嗎?色情媒體其實也製作得可以讓女性感到興奮!女性在鏡子國度中以男性的視線觀看自己,最終達到自我物化極致的自戀,從此,內褲戀物癖不再僅限男性。

 

裙底風光五:現代的男女性根本不想抵達性器官吧

直到近代才開始視性器官為禁忌,理想的女性性器官讓真實變得不夠美麗,蠶絲內褲成了救星。(是嗎?)比起摸著真實的性器官,不如撫摸絲質內褲來得更為舒服,將借喻做為屏障,把過程切成片段。你們,根本不想抵達性器官吧?

 

★★★話題指數破表!日本讀者一讚再讚:請書店正視需要這本書的讀者!★★★

 

「參照本書而做出的評論,或許是內容跟表現太激動了,竟然被網路書店單方面地刪了評論?既然上架了這類書,就要有相應的肚量嘛!好想陳情!」

「這本書實在太熱門!根本無法在圖書館借到,只好買下來了。」

「從內褲研究發展為社會學,好厲害的一本書(笑)。上野老師的書總是能在我心裡開啟一扇新的門,好可怕(笑)。」

「20年前的分析,竟能如此精準!我要和上野老師致敬!」

「1989年的書,卻預言了現在的草食男、肉食女現象。」

「通過內褲,我們認識了性的真實模樣。」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