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粄粿:回味傳統炊蒸米食,新舊做法全部收錄 | 拾書所

做粄粿:回味傳統炊蒸米食,新舊做法全部收錄

$ 405 元 原價 450

製作粄粿,除了傳統的磨米法,
也可以使用現成的米穀粉,將古早的粄粿滋味一網打盡。


普通話的「粿」「ㄍㄨㄛˇ」,閩南族群稱為「ㄍㄨㄟ」,而客家族群則稱為「粄」,都是指以米做成的米食。

早期農村普遍經濟困苦,客家婦女刻苦勤儉,時常會利用空閒時間,利用米作出其他不同的米食加工食品,除了作為日常年節敬神、送禮、祭祀之用,也是最好的伴手禮。

隨著社會現代化,幾乎被遺忘的年節粄粿,隨本書將重新回味:
․舊曆新年(正月):甜粄(甜年糕)、發粄(發糕、發粿)、發包(發財粄、gahe)、鹹粄(鹹年糕)、菜頭粄(蘿蔔糕)、紅豆粄(紅豆年糕)、菜包(豬籠粄)
․清明節(四月):艾草粄(青草粄、鼠麴草粄)、水發粄(發包、gahe)
․端午節(五月):粳粽(鹼粽)、米粽(鹹米粽)、粄粽、粢粑仔、紅豆粽
․冬節(十二月):湯圓、水粄(碗粿)、轆湯粢(甜大湯圓、牛汶水)
․平日(正月~十二月):粳粄(鹼粄)、九層粄(多層水粄)、米包(紅豆包)、芋粄(芋頭糕)、鹹糯飯(鹹米糕)、甜糯飯(甜米糕)、新丁粄、紅粄、桃粄、丁仔粄、錢仔粄、水粄、米篩目(米苔目)

為了找回古早的米食滋味,釐清粄粿的操作觀念,本書利用炊蒸前的三種原料型態分類:米粒類、米漿類及漿糰類。從最簡單的米粒類粄粿開始,逐一示範步驟,加上作者獨有的份量公式算法,隨需求任意調整,更加容易上手。

如果覺得三十種粄粿的傳統製作材料太麻煩,書中以現成米穀粉為原料的新作法,不僅縮短烹調時間,成品也比較Q彈好消化。

至於,發糕發不發?粢粑(麻糬)Q不Q?艾草粄的餡料香不香?完全靠經驗的累積。作者將秘訣化為文字與步驟,藉由新舊製作技術,重新闡釋粄粿的節慶意義,傳承古早的美味與文化。

本書特色

*新舊做法都收錄,一種粄粿有兩種以上的做法,共六十餘種以上的食譜,價值更提升。
*以米穀粉取代傳統磨米法更快速簡便又易消化,提供現代人的另一種選擇。
*以材料型態分類,從最簡單的米粒類開始→米漿類→漿糰類,助於釐清粄粿的製作概念。
*獨有的份量公式試算法,隨需要任意調整,不必受限於單一份量,製作更有彈性空間。
*作者公開多年來粄粿製作的葵花寶典,成功機率大大提升。
*重新喚起古早米食的節慶文化,藉由更多的民家之手傳承下去。
*附錄中式米食丙級證照考試配方,跟著作者的成功經驗,事半功倍。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