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認識×參與×開處方×執行
都市設計、公共行政、組織管理
借鑒不同領域的經驗,以社科及哲學視角反思「理性」!
從都市計畫到參與式民主
公民投身政策規劃的第一本指南
我們每天都在規劃(planning)。從處理日常庶務、進修,到安排出國旅遊,生活中的規劃無所不在。然而,若從個人層次上升到組織、企業或政府的層次,情況就截然不同了。規劃是什麼?它有哪些特質?尤其,規劃與政治的關係又是什麼?
在規劃一件事情時,我們通常需要充分掌握資訊,才能夠對目標與程序進行安排。國家在規劃政策時看似也是如此。為此,規劃常被當作具有全盤的理性。然而,問題在於,政策的執行總是涉及「人」,這使得價值觀差異與倫理的問題無可迴避。例如,都市更新由於涉及土地徵收,我們不可能讓規劃完全出於政府的一己之意,而輕忽居民的意見。由此可知,在政策規劃的領域中,溝通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的面向不可或缺。
更重要的是,除了政府帶頭、由上而下施行的規劃之外,作為公民社會的一員,每個人其實都能憑藉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出更好的計劃方案,以便為弱勢群體倡議乃至於培力。近期台灣的路權運動者,與體制內力量合作的道路改善方案,即為一個明證。總之,規劃可以草根化,融入審議、參與、民主的要素,進而讓我們居住的空間,更朝著「正義城市」邁進一步。
本書特色
●「規劃」無所不在,從政府組織、公司、社會企業到NGO,行動皆是以規劃為基礎,然而卻鮮少受到討論。本書正是台灣首本專門以「規劃」為主題探討的書籍。
●跨學科的旁徵博引,人文地理、空間規劃、社會組織、公共政策、應用倫理學、科技與社會研究等次領域的重要概念與相關討論,均收錄於此書。
●從計畫經濟引起的左翼/右翼論述之爭,對國家角色進行全面反思,也汲取都市社會運動的經驗,反省規劃專家與常民關係的多面性。
佳句摘錄
☆規劃管理學
▌應該將不確定性當成一項要考慮的條件來做規劃。
▌規劃者不應該只是實質規劃領域的專家;他們也應該能創造解決問題的辦法、利用機會、與非規劃者合作以便就該做的事情達成共識。理論家提出,要做到這點,實務工作者需要反思自己是如何做計畫的;這是規劃能變得有效、公正且民主的唯一方式。規劃理論的目標之一,正是指導實作。
▌五項與成功的計畫實施高度相關的要素:計畫的品質、規劃機構的能力、專案尺度、開發商與顧問的行動,以及規劃者與開發商互動的品質。
▌群眾教育和社會學習是反叛的核心,而且,「在日常基礎上,鬥爭活動圍繞著交談、對話、說服、協商」。[...]一張基進規劃者可以貢獻事物的清單:對現狀的批判、轉型式解決方案的技術改良、策略性倡議的通用智識,以及過去採取類似行動的知識。
☆規劃的政治經濟學
▌政策制定的世界裡沒有全盤理性模型。相反,政策制定者往往「勉強過關」(muddled through):決策是漸進式而非概要式的。
▌在一個理想世界中,規劃者只參與事物的管理。他們面對的所有問題,都是技術問題,逃離了政治貪腐。但這種命運不在他們能夠企及的範圍。這[種想法]不僅不現實,道德上也有問題。規劃者的目的是傳達城市如何改變的特殊理解,並推薦應對辦法。要這麼做,需要超越數據,超出課題的事實。這需要察覺到人們看重什麼、他們想要如何生活在一起。這要求規劃者置身於世界之中,而非在外旁觀。
▌1950和1960年代的社會動亂顯示,奠基於專業知能之理性的規劃與政策制定是不民主的,它主要用來服務掌權者的技術需要。簡言之,這個模型不僅行不通,還道德破產,也沒察覺到自身的政治[...]這催生了辯護式規劃(advocacy planning)的提議,根據它的主要倡議者保羅.大衛朵夫,規劃者要與國家以外的群體結盟。
▌海耶克厭惡的不是規劃本身,而是國家與集中式規劃,它體現了集體主義和計劃經濟。對他來說,地方規劃(local planning)也就是所謂的城鎮規劃或土地利用規劃,並不會對個體自由與市場的恰當運作造成類似威脅。
▌反叛[式]規劃者承擔三項任務:揭露、提議和政治化。
☆規劃的哲學
▌理性模型假設規劃者擁有無限能力去吸收資訊、計算數據,並解釋結果。恰恰相反[…]所有規劃者──實際上是所有人──具備的都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經驗、價值與主體位置在認知探究中不會歪曲事實:相反,它們是追尋真理的工具。
▌規劃就是選擇,建立不同利益與群體之間的聯盟,動搖或是加強權力、資源、機會、甚至地位的差異。
▌開處方包含規劃者的倫理與道德責任,以及他們的意識形態信念。它直抵規劃的政治核心。[...]事實不會為自己說話,但處方一定是出自於知識。
▌理論正當化了實作。[...]當理論立足於且出自實作,它讓每個人更好地理解他們在做什麼。
都市設計、公共行政、組織管理
借鑒不同領域的經驗,以社科及哲學視角反思「理性」!
從都市計畫到參與式民主
公民投身政策規劃的第一本指南
我們每天都在規劃(planning)。從處理日常庶務、進修,到安排出國旅遊,生活中的規劃無所不在。然而,若從個人層次上升到組織、企業或政府的層次,情況就截然不同了。規劃是什麼?它有哪些特質?尤其,規劃與政治的關係又是什麼?
在規劃一件事情時,我們通常需要充分掌握資訊,才能夠對目標與程序進行安排。國家在規劃政策時看似也是如此。為此,規劃常被當作具有全盤的理性。然而,問題在於,政策的執行總是涉及「人」,這使得價值觀差異與倫理的問題無可迴避。例如,都市更新由於涉及土地徵收,我們不可能讓規劃完全出於政府的一己之意,而輕忽居民的意見。由此可知,在政策規劃的領域中,溝通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的面向不可或缺。
更重要的是,除了政府帶頭、由上而下施行的規劃之外,作為公民社會的一員,每個人其實都能憑藉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出更好的計劃方案,以便為弱勢群體倡議乃至於培力。近期台灣的路權運動者,與體制內力量合作的道路改善方案,即為一個明證。總之,規劃可以草根化,融入審議、參與、民主的要素,進而讓我們居住的空間,更朝著「正義城市」邁進一步。
本書特色
●「規劃」無所不在,從政府組織、公司、社會企業到NGO,行動皆是以規劃為基礎,然而卻鮮少受到討論。本書正是台灣首本專門以「規劃」為主題探討的書籍。
●跨學科的旁徵博引,人文地理、空間規劃、社會組織、公共政策、應用倫理學、科技與社會研究等次領域的重要概念與相關討論,均收錄於此書。
●從計畫經濟引起的左翼/右翼論述之爭,對國家角色進行全面反思,也汲取都市社會運動的經驗,反省規劃專家與常民關係的多面性。
佳句摘錄
☆規劃管理學
▌應該將不確定性當成一項要考慮的條件來做規劃。
▌規劃者不應該只是實質規劃領域的專家;他們也應該能創造解決問題的辦法、利用機會、與非規劃者合作以便就該做的事情達成共識。理論家提出,要做到這點,實務工作者需要反思自己是如何做計畫的;這是規劃能變得有效、公正且民主的唯一方式。規劃理論的目標之一,正是指導實作。
▌五項與成功的計畫實施高度相關的要素:計畫的品質、規劃機構的能力、專案尺度、開發商與顧問的行動,以及規劃者與開發商互動的品質。
▌群眾教育和社會學習是反叛的核心,而且,「在日常基礎上,鬥爭活動圍繞著交談、對話、說服、協商」。[...]一張基進規劃者可以貢獻事物的清單:對現狀的批判、轉型式解決方案的技術改良、策略性倡議的通用智識,以及過去採取類似行動的知識。
☆規劃的政治經濟學
▌政策制定的世界裡沒有全盤理性模型。相反,政策制定者往往「勉強過關」(muddled through):決策是漸進式而非概要式的。
▌在一個理想世界中,規劃者只參與事物的管理。他們面對的所有問題,都是技術問題,逃離了政治貪腐。但這種命運不在他們能夠企及的範圍。這[種想法]不僅不現實,道德上也有問題。規劃者的目的是傳達城市如何改變的特殊理解,並推薦應對辦法。要這麼做,需要超越數據,超出課題的事實。這需要察覺到人們看重什麼、他們想要如何生活在一起。這要求規劃者置身於世界之中,而非在外旁觀。
▌1950和1960年代的社會動亂顯示,奠基於專業知能之理性的規劃與政策制定是不民主的,它主要用來服務掌權者的技術需要。簡言之,這個模型不僅行不通,還道德破產,也沒察覺到自身的政治[...]這催生了辯護式規劃(advocacy planning)的提議,根據它的主要倡議者保羅.大衛朵夫,規劃者要與國家以外的群體結盟。
▌海耶克厭惡的不是規劃本身,而是國家與集中式規劃,它體現了集體主義和計劃經濟。對他來說,地方規劃(local planning)也就是所謂的城鎮規劃或土地利用規劃,並不會對個體自由與市場的恰當運作造成類似威脅。
▌反叛[式]規劃者承擔三項任務:揭露、提議和政治化。
☆規劃的哲學
▌理性模型假設規劃者擁有無限能力去吸收資訊、計算數據,並解釋結果。恰恰相反[…]所有規劃者──實際上是所有人──具備的都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經驗、價值與主體位置在認知探究中不會歪曲事實:相反,它們是追尋真理的工具。
▌規劃就是選擇,建立不同利益與群體之間的聯盟,動搖或是加強權力、資源、機會、甚至地位的差異。
▌開處方包含規劃者的倫理與道德責任,以及他們的意識形態信念。它直抵規劃的政治核心。[...]事實不會為自己說話,但處方一定是出自於知識。
▌理論正當化了實作。[...]當理論立足於且出自實作,它讓每個人更好地理解他們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