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之神松下幸之助 | 拾書所

企業之神松下幸之助

$ 315 元 原價 350

矢志經商


從9歲學徒到23歲老闆


從幼年的富裕生活到父親投機生意的失敗、家境的落魄,松下幸之助經歷了從無憂無慮到家徒四壁的童年。此後,在父親的要求下,剛剛9歲的松下幸之助到大阪當學徒,開始了少小離家和日夜勞作的征途。松下幸之助先後在宮田的火盆店、五代的腳踏車店做學徒,又在大阪電燈公司做電工助手,在他展示自己的才華的同時審時度勢,毅然下定決心辭職創業,希望在更為廣闊的空間施展自己。
鄉下孩子:家道中落無奈輟學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總是難免有浮沉,不會永遠如旭日東昇,也不會永遠痛苦潦倒。反覆地一浮一沉,對於一個人來說,正是磨鍊,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驕傲,沉在底下的,更不用悲觀,必須以率直、謙虛的態度,樂觀向前邁進。
――松下幸之助語錄


一八九四年11月,日本和歌山縣海草郡和佐村(現在的和歌山市禰宜地區)一連下了幾天的大雪,風雪之中的一間木屋顯得格外靜穆。27日這一天,幾個產婆在松下家的房前忙前忙後,進進出出,隨著一聲期盼已久的啼哭聲,松下幸之助誕生了,這是松下正楠家的第八個孩子,雖然生來瘦小,但是啼哭聲非常響亮,松下正楠看了看剛出生的孩子,低聲說:「就叫他幸之助吧!」


松下這個姓,源於他家祖屋旁的一棵松樹。這棵松樹有著八百年的歷史,枝繁葉茂。據說此樹有兩個奇特的地方:一是樹的一側向大海傾斜並長得十分茂盛,而另一側則光禿禿的;二是每年過往的仙鶴都會在這棵樹上停留,即使周邊有別的松樹也不做停留,年年如此。這些現象引起了海草郡人的注意和敬畏,把它稱為護佑一方的「千旦之木」。松下這個姓的意思就是「神木庇護」。


和佐村靠海,全村人以種植水稻為生,松下正楠算是比較有經濟頭腦的人,他疏於農耕,但樂於東奔西走經營稻米。和一般人家相比,松下家在村中算是比較殷實的,一年到頭都有米吃,逢年過節都有新衣服穿,松下幸之助是家裏最小的孩子,因此備受寵愛。由於母親德子病弱,父親也長年在外忙碌,為了照顧小幸之助,他僱了一個老婦人加藤惠子為保姆,村中的人都叫她阿惠婆,這個阿惠婆樂善好施、悲天憫人。常把自己不多的幾個錢給了沿途遇上的僧人和乞丐。她也愛小動物,見了橫過田間小路的青蛙也要讓路,還要問好、施禮。阿惠婆常背著年幼的幸之助,來到大松樹底下,仰望古松,唱道:「春日高樓擺花宴,落櫻樹下頻舉杯。千年老松傳古韻,綠葉濃蔭傲迎輝。」


冬去春來,葉落花開。幾度春秋,幸之助由阿惠婆背著上山,又領著下田。慢慢地,小幸之助也會跟著唱幾句了,有些謠曲還銘刻在心,伴隨了他的一生。不過,他常唱的還是《箱根八里》中的幾句—―


「武士走天涯,剛勇更無前。長刀木屐仰天笑,踏斷八里山中岩。」


阿惠婆還愛給小幸之助講故事:講一休如何善良、助人,講豐臣秀吉的文韜武略。阿惠婆對人對事的態度,不知不覺地影響了年幼的松下幸之助。


不過,平靜而幸福的日子被接二連三的厄運打破,特別是父親投資的失敗。時值中日甲午戰爭結束,日本產業興隆時期,許多農民開始做起投機買賣,看到這些,不甘平庸的松下正楠,也投入了米市投機買賣當中。


然而,松下正楠的生意做得並不是十分順利,投資失敗,連松下家祖先留下來的地產和房產也都賠光了,喪失了地產和房產的松下一家不得不離開,搬到了和歌山市。松下正楠在熟人的幫助下開了一家木屐店,但是木屐店的生意並不好做,加上競爭又十分激烈,松下正楠只好讓正在上中學四年級的大兒子,輟學幫助經營木屐店的生意。但由於松下正楠一心想快速致富,無心經營,導致木屐店苦苦維持兩年之後也倒閉了。


正所謂「禍不單行」,命運總是在捉弄已經多災多難的松下一家,木屐店倒閉的一九○一年,在和歌山紡織廠工作的大哥因病去世,緊接著二哥和二姊也相繼去世。一年之內失去三個孩子,哪個父母能承受這樣的打擊?在松下幸之助的記憶裏,母親德子總是流淚,父親松下正楠也是垂頭喪氣、長吁短歎的。但是,松下正楠並不是一個容易被困難擊倒的人,憑藉著頑強和堅韌,他終於在松下幸之助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在大阪聾啞學校找到一份工作。靠著父親寄來的微薄的生活費,家裏又開始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父親在米市投資失敗的慘痛教訓,對松下幸之助後來的事業起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他的做法跟父親截然相反: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從不投機。因此可以說,米市投資失敗的教訓是父親留給松下幸之助的唯一遺產。在愁雲慘霧的籠罩下,幸之助6歲那一年,父親將他叫到跟前說:「阿吉呀(松下幸之助的乳名),你該上學了,明天去上學吧。」小幸之助點點頭,第二天穿上了新衣服,背上母親縫製的書包,歡歡喜喜地和同村小朋友一起去上學。按說,以松下家是無力供養幸之助上學的,原因在於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日本將清政府給的兩億多兩白銀用於興辦教育,在全國範圍內建造小學,因此松下幸之助能夠有機會上學了。


幸之助雖然比同齡的孩子個子矮小,但是生性好強,學習十分認真,對老師佈置的作業一絲不苟地完成,回答問題時聲音比別人響亮,出操時也比別的孩子做得認真。小幸之助並不知道這些舉動在別人看來並不雅觀,但是他覺得只有這樣認真學習,才對得起這個珍貴的上學機會。幸之助非常富有同情心,班級中有的同學家境困難,上學時沒有飯糰吃,雖然小幸之助家也很拮据,但他總是毫不猶豫地從自己帶的飯糰中取出一兩個給同學,儘管自己也很餓。


幸之助還有一顆正義之心。小幸之助的班裏有個叫龜太郎的同學,雖然長得瘦小,但由於他是浪人(就是地痞、流氓)的兒子,因此在班級中經常欺負同學。一天,龜太郎本應該負責擦洗教室的地板,但是他卻指使一個同學代他拖地,那個同學不肯,他掄起書本向同學打去,一旁的同學都不敢吱聲。小幸之助看到後大聲呵斥龜太郎不要欺負同學,也許是從未有過同學敢呵斥自己,也許是被小幸之助的正氣凜然所震懾,頤指氣使的龜太郎居然乖乖拖起地板來了。從此以後,同學們都願意和幸之助玩,連龜太郎也圍繞在他身邊。


幸之助見義勇為的事情傳到村中,鄰居經常對母親德子說:「德子,真羨慕你養了個好兒子,將來幸之助一定能成大器!」「哪裡哪裡,他還差得遠呢。」儘管母親嘴上這麼說,但是心裏暖暖的,並希望小幸之助能成大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