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鑑力:企業與組織創造績效的魔法師 | 拾書所

評鑑力:企業與組織創造績效的魔法師

$ 351 元 原價 390
彼得.杜拉克:「企業一切的經營活動,最終都是為了績效。」
「評鑑」是創造組織績效的絕佳機會!
本書用「3個觀點」、「8大魔法」及「16進階」,為你打造穿金戴銀的「評鑑力」。


身處於「評鑑」氾濫的年代,或許你跟許多人一樣很「幸運」,經常有機會接受它的洗禮!那麼,你渴望得到怎樣的結果呢?如果可以,請記得以下這句話:甲等只是普通;優等不過是中上;特優才真正是績效!

若要高頻地創造「特優」這個績效目標,就要想辦法把「評鑑力」催生出來,而且讓它穩定在線運轉!到最後你會發現,它將不只是「評鑑力/訪視力」,也是「評比力」和「競賽力」,因為它是管理力、領導力、課程力、教學力、學習力與競爭力的綜合炸現!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面對煩忙的工作、緊張的步調與高度的壓力,如何能夠兼顧例行業務與評鑑任務?你是否因此感到分身乏術、心疲力困?是否慨歎成績總是平凡普通,羨慕別人風光領獎?甚至,根本不知如何提升實力、整理戰果、突顯差異、包裝行銷?這些焦慮、念想及疑問,都能藉由本書的價值主張:3個觀點(第一~第三章)、8大魔法(第四~第十一章)及16進階(第十二章)得到釋放與解答。

本書作者不僅擁有多年的評鑑及輔導資歷,也是實戰經驗豐富且體悟深刻的佼佼者。在本書中,他包羅廣泛地運用素材:小說、戲劇、電影、音樂、詩詞、文章、歷史、故事、典籍、醫理、選秀、棋藝、體育、廣告、卡通、新知、技術、旅遊、企業、顧問、機構、學校、人物等各類材料,在理性的架構基礎上,巧妙地添加知性、感性、藝術性、創造性與詼諧性等元素,讓生硬的主(議)題柔軟、親和、靈動起來,大大提高了誘讀性,也呈現出鮮明的個人寫作風格。

摘錄少許金(驚)句如下,以饗讀者:
★企業或組織若如此輕易被降伏,那不如「揮刀自宮」算了!
★多到彷彿是「連綿的青山百里長」,一眼看不完。
★不管是哪一種,都得跟上步調、融入劇情,否則就會「芭比Q了」!
★用小屁屁想也知道,誰都會充分展現「求生欲」以期達成目的免遭「滅頂」。
★在一整天的忙碌過後,總是要保留一段時間讓肌膚回復它的清爽和潔淨,才不至於帶著粉彩臉去「嚇周公」!
★他「了解」我的「明白」!
★恰似「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那樣的「你儂我儂」狀態。
★從我張口報告第一個字開始,便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於是「針尖對上麥芒」,雙方嚴重衝突的架式可比錢塘江大潮波濤洶湧。
★想像一下,企業或組織如果變成那副「德性」,差不多也該送進加護病房了!

◆本書特色
一、 第一本從受評者角度論述「評鑑力」的專書。
二、 以專案管理、價值鏈分析、微笑曲線、藍海策略、全面品質管理、戴明循環、領導理論、五力分析、知識管理、策略理論、長尾理論、組織學習等理論,作為評鑑實務操作的基礎。
三、 在本書各大魔法及進階祕訣中,皆舉出具體的應用實例,作為管理/領導/教育理論落實於評鑑的驗證。
四、 藉由大量引述學校辦學的管理/領導/教育故事與案例,以及作者本人的學習/生活經驗與體會,增強全書的論點。
五、 作者不受限於「評鑑」、「績效」的嚴肅主(議)題與思考框架,以風雅的情懷、溫潤的筆觸和輕盈的調性,旁徵博引將格局和視野無限延伸,使本書的內涵豐富厚實。
六、 主張「評鑑力」與「組織績效」的高度正向連結關係。
七、 揭示評鑑即專案活動,並闡述透過專案管理暨經驗學習來達成評鑑目標、形成組織學習迴圈。
八、 開闢「簡報」及「評鑑指標」專章,分享作者的重要評鑑實務know-how。
九、 彰顯「細節裡的魔鬼」,強調做大事的人,從來不會拒絕從小事做起;重視細節能夠提高評鑑獲勝的機率。
十、 全書多達百餘張圖表/照片,搭配本文提供輔助說明與統整複習,可促進閱讀理解和內容吸收。

◆獨創心法與論點
一、「評鑑力」是企業或組織無形的競爭力。
二、「評鑑力」由14項複合能力構成邏輯體系。
三、良好的品質=實踐價值+附加價值+創新價值。
四、「真、善、美」是良好品質的歸趨。
五、運用「品質管理矩陣(全面品質管理х戴明循環)」產出良好的品質。
六、用「領導」帶出6類效能:日常運作效能、專案效能、危機處理效能、競賽效能、評鑑(比)效能、特殊情況效能。
七、「領導」與「管理」的角色互為陰陽權變。
八、以「領導」互補於「管理」是:以高(層次)補低(層次)、以藝術補科學、以形而上補形而下。
九、提出「知識型組織」的概念架構及其建構要素關係。
十、「知識型組織」也是「學習型組織」。
十一、「簡報」是評鑑的最強攻心術。
十二、「細節裡的魔鬼」比天使有用。
十三、細節的組合是「長尾理論」的具體實踐。
十四、「評鑑」是企業或組織逆向改造工程的促動因子。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