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福島這塊土地上的
已非「眼睛看不見的恐怖放射線」
而是種種「眼睛可以清楚看見的課題」
▍第一本由學者、前東電員工與廢爐作業員合力,全方位記錄福島第一核電廠從事故發生到災後復興的重要著作
▍超過三百張照片與圖表資料,透過漫畫、圖鑑、年表與第一線工作人員的深度採訪,完整剖析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廢爐現場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兼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主任 葉宗洸 審訂+專文推薦
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後,福島曾經作為一塊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沒有未來可言的受災區,如今隨著第一核電廠「廢爐」作業的展開,以及廠區工作人員、受災居民如何重建生活等問題,這塊土地上有著的已非「眼睛看不見的恐怖放射線」,而是種種「眼睛可以清楚看見的課題」。本書為事故5年後,第一本學者、前東電員工與廢爐作業員合力,由民間立場調查紀錄,輔以圖表資料、照片、報導與專訪,全方面解析廢爐現場與災後重建的著作。
▍「福島好複雜、好麻煩」?
311福島核災發生至今,圍繞著福島第一核電廠與災後重建的資訊,要不是內容太艱澀難懂,不然就是流於製造恐慌的謠言。本書作為福島核電廢爐小百科,不僅透過淺顯易懂的圖表,拆解廢爐的各個技術環節,還原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廢爐現場;更從工作人員與居民的食衣住行育樂出發,讓讀者掌握災區生活發生了什麼具體的轉變。
▍圖像化的福島、福島核電與事故後的廢爐現場
世界廢爐核電廠一覽表、廢爐編年史、認識福島廢爐的15個數字
日本核能發電廠分布圖、福島第一核電廠廣域地圖、1-4號機剖面圖、垃圾流向地圖
工作型態圖鑑、各式配備、工作人員一日行程
▍在擁核或廢核之前,先了解什麼是「廢爐」
談到「廢爐」,我們能聯想到的是否還只是停留在「事故當時的氫氣爆炸畫面」、「成排的污水槽」、「暴露於輻射下的勞工」呢?為反省福島核災以來,圍繞著核電的討論總不脫情緒性的核電是非論,本書將「廢爐」作業化繁為簡,以簡易明瞭的圖文說明所謂廢爐即是關於污水對策、燃料取出與除役這三大項目。不僅以圖解的方式,引領讀者走入福島第一核電廠廠區、深入理解1-4號機反應爐的構造,更透過工作人員一日作息表、核災至今飲食生活的轉變等,為冰冷的「廢爐」作業注入更多「人味」。
▍從廢爐展開的重建之路
核災之後五年,福島這塊土地與人們樣貌是否已有所不同?有人一度離開又重返、也有人選擇在災後移居,更有從事廢爐作業的工作人員幾年來皆居住於此,作為有人生活其上的土地,討論福島災民的方式,也不該再以「偉大的犧牲者」一詞輕視災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能為福島做些什麼呢?」,答案或許藏在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比起為了政治目的高呼「為了福島」,更不如從當地居民在食衣住行育樂上的轉變,同理他們是如何與廢爐共存。
▍日本的福島‧世界的福島
世界廢爐核電廠一覽表、廢爐編年史、廢爐現場與機器人、3D測量保留災區景觀,借鑑全球各地除役經驗,更從世界能源史定位福島事故。讓我們深入「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這場世界級事故的核心,調查廢爐現場的實情,一同思索核能與人類命運的現在與未來。
專文推薦──
「對於專業人員,本書極具災後處理與除役工程實務的參考價值;對於一般民眾,本書則有記錄廠區與鄰近受影響區域復原實況的科普教育價值。」
──葉宗洸,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兼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