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是教養出來的:12感官之初階感官【第3集】一位中醫師從教育與疾病的因果,看華德福教學 | 拾書所

病是教養出來的:12感官之初階感官【第3集】一位中醫師從教育與疾病的因果,看華德福教學

$ 221 元 原價 280

有時過動,有時特別憂鬱,有時膽小如鼠,有時又暴力上身,
孩子謎樣的身心變化,都可以在史戴納博士提出的12感官裡
找到明確的解答,外加解決的良方
把醫生「抓症頭」的職業習性,用來抓教育的「症頭」;
精準解讀華德福教育的12感官內涵
別讓孩子成為大人無知下的最大苦主!

 

《病是教養出來的》系列第1集在2009年11月初版後,便蟬聯博客來排行榜,其揭示的教育真義,引起極大迴響,許多訂單來自教育單位及相關工作者。3年後的2012年7月,《病是教養出來的》系列第2集出版,旋即又引發海內外關心教育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熱烈反應。兩本書連連再版,並成為一顆教育改革的思想種子,間接促成雲林縣成立了公立華德福學校(山峰國小、麥寮高中附設華德福國中、高中實驗班)。海外華人教育機構也紛紛來信詢問,可見華德福教育理念深獲共鳴。

睽違兩年後,作者基於強烈使命感,將華德福教育12感官裡的初階感官,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加以詮釋,以生動的筆觸,呈現教育現場的實況與初階感官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對所有關心教育的人都深具啟發性,是一本闡述初階感官不可多得的實用書。

本書重點放在十二感官最基本的初階感官,也是最重要的生命覺、觸覺、動覺、平衡覺,。因為孩子絕大多數的發展問題,源頭都來自初階感官,而中、高階感官的發展,也和初階感官的基礎密切相關,如果初階感官未能發展得當,中、高階感官也不容易發展良好。

【史戴納博士的12感官】
一般對人體的感官能力以「五感」統稱,分別指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五種感官,五感之外又有「第六感」,專指特殊的感應能力。史戴納博士(Rudolf Steiner,1861 年2 月27 日∼ 1925 年3 月30 日)認為,人體遠遠不只有六感,正確的說,人體應該有「十二感官」,分別是觸覺、生命覺、運動覺、平衡覺、嗅覺、味覺、視覺、溫度覺、聽覺、語言覺、概念覺(思想覺)、人我覺,其感官又分為下列三階:

12感官之初階感官:觸覺、生命覺、運動覺、平衡覺
12感官之中階感官:嗅覺、味覺、視覺、温度覺
12感官之高階感官:聽覺、語言覺、思想覺、人我覺

所有的感官都不是單獨作業,而是彼此合作。我們可以把人體的十二感官想像成一部腳踏車的十二根支桿,當中只要斷掉一根,踩踏起來必定不順暢,而如果斷掉兩根,腳踏車行進的平衡就會出問題。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每一個孩子的生命品質奠基於幼兒初階感官的開展,感官是不需經過思考,就可以直接感受外在環境與內在身體的能力,所以透過十二感官與外在世界接觸,其本質是意志而非認知,這些感官是主動而非被動的進入世界﹔也就是說,感官透過我們的意志主動與周遭人事物交會。人類必須透過感官來認識自己和他人,以及周遭事物。因此,感官能力弱的人學習較為緩慢,或者出現學習困難。感官能力越強,學習領悟越快,越懂得經營良好的生活與人生。

【什麼是華德福教育?】
華德福教育(又稱史代納教育)創立於1919年,為德國斯圖爾特的華德福阿斯托里亞捲煙廠為員工子弟建立。是一種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它源自於人智學哲學家的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斯坦納的一種教育哲學理念。

華德福教育的目標是給青少年提供其發展自由精神、道德責任和具備高級社交能力的個人綜合素質所需要的基礎。教師教育的方式是使用形成性評價(定性)而不是總結性評價(定量)的方式來評估學生成績,尤其在青春期的前幾年。學校擁有高度的自主權,自主決定課程結構和自行管理事務。

華德福教學法將兒童的成長分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大約7年。早期教育注重於實踐和手工活動並提供利於創新性玩耍的環境。在小學,重點是發展小學生的藝術才能和社會技能,培育創新和分析理解能力。中學注重於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培育理想。這種教育模式始終強調想像力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並且將價值觀融合在學術、實踐和藝術追求中。----------本文摘至維基百科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