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大學愈來愈多,一百三十多萬高等教育的在學人口,宣示了高教普及時代的來臨。但這些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是否等量增加?學生的素質是否也相對提升?「大學的未來在哪裡?」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成大教授、英國伯明罕大學哲學博士湯堯教授,以身為教育學者的專業、社會的眼睛,宏觀剖析「大學之道」的種種面向,並提出了二十七項改善「高等教育」的建言,期許台灣的大學可與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等量齊觀,達到:產學合作、政策明確、治理創新、財務自主、評鑑公信、品格教育、務實發展等目標。一如作者的理想:「高等教育如果像一株大樹,我們渴望大學這棵樹枝繁葉茂、開枝散葉……。基於這分使命,舉切身的例、用反諷的筆,試圖喚起更多人的思索,讓這株高等教育的樹,能在眾人的關心中,成為參天古木,找到社會發展的希望與未來。」
成大教授、英國伯明罕大學哲學博士湯堯教授,以身為教育學者的專業、社會的眼睛,宏觀剖析「大學之道」的種種面向,並提出了二十七項改善「高等教育」的建言,期許台灣的大學可與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等量齊觀,達到:產學合作、政策明確、治理創新、財務自主、評鑑公信、品格教育、務實發展等目標。一如作者的理想:「高等教育如果像一株大樹,我們渴望大學這棵樹枝繁葉茂、開枝散葉……。基於這分使命,舉切身的例、用反諷的筆,試圖喚起更多人的思索,讓這株高等教育的樹,能在眾人的關心中,成為參天古木,找到社會發展的希望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