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自民國五十二年寫到一百年的文稿,可說是近五十年來執教的自我成長紀錄,包括了曾在報紙、雜誌、學報、特刊等發表過的文章,以及多次在研習會中演講或論文稿。
全書除三篇卷首語外,共分為八章,包括「制度與趨勢」、「師資培育與進修」、「發展與輔導」、「課程與教學」、「親職教育與家庭教育」、「恩師、益友──當代教育家哲思與實踐」、以及「綜合篇」和「結語」等。
隨著社會的變遷、時代的進步、教育制度的演進,書中的多篇文章是當時遵照法令規章,為了因應文章的完整性,難免內容會有少許的重複,實非得已。書的內容陳述是當時的情景,但由於法令規章的修訂,可能已成了歷史,僅供參考。
對於作者曾不斷的提出個人的建議與期許,有的實現,有的並未能成功。作者深深的感到教育工作者的經驗、智慧精粹與保存,對民主文化的傳承綿延有深厚的功能與價值,雖然作者已是望九之齡,體力衰、記憶差,但仍然鍥而不捨奉獻智慧與心力,努力的要提出教育改革的建議,是「興趣」也是「使命感」吧!
全書除三篇卷首語外,共分為八章,包括「制度與趨勢」、「師資培育與進修」、「發展與輔導」、「課程與教學」、「親職教育與家庭教育」、「恩師、益友──當代教育家哲思與實踐」、以及「綜合篇」和「結語」等。
隨著社會的變遷、時代的進步、教育制度的演進,書中的多篇文章是當時遵照法令規章,為了因應文章的完整性,難免內容會有少許的重複,實非得已。書的內容陳述是當時的情景,但由於法令規章的修訂,可能已成了歷史,僅供參考。
對於作者曾不斷的提出個人的建議與期許,有的實現,有的並未能成功。作者深深的感到教育工作者的經驗、智慧精粹與保存,對民主文化的傳承綿延有深厚的功能與價值,雖然作者已是望九之齡,體力衰、記憶差,但仍然鍥而不捨奉獻智慧與心力,努力的要提出教育改革的建議,是「興趣」也是「使命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