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贏的起點 | 拾書所

家庭教育-贏的起點

$ 320 元 原價 320
教改的下一個十年,從家庭啟動

  2005年是《天下雜誌》第九年的教育特刊,邁入下一個十年之際,《天下》首度嘗試把教育特刊的主題,從過往以「學校」為觀察主體的視角,轉移到另一個教育現場:家庭。

  教改十年,雖然大學錄取率接近百分百,還是有建中學生因為「成績不夠理想」跳樓,「多元入學」變成「每一元都要學」;「一綱多本」變成「每一本都要讀」;補習班數量十年來成長超過五倍,孩子們補習年齡愈來愈低,時間愈來愈長……。到底是為什麼?

  一個或許有些「鹵莽」的假設是,過去十年,「教育改革」的焦點,太關注於狹義的「教育」,也就是學校和教育行政,卻忘了澆灌另一片同樣重要的,影響孩子終身幸福的教育起源:父母。

  在此次的家庭教育大調查中,超過七成的國小老師不滿意學生的「家庭教育」,八成以上的老師說,家長把家庭教育的責任,交給了學校老師和安親班。

  調查也顯示,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最常從事的活動,就是「做功課」;父母和孩子聊天的話題,也以「學校課業」居首,雖然孩子想要談是「心情和情緒」。

  當「競爭力=學歷=成績」的價值觀,仍然是父母教養孩子成功與否的唯一評價,再多種入學方式,都不能減輕家長和孩子的痛苦。

  但是苛責父母,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深入家庭現場,這一代的父母,正經歷著艱困的挑戰:

  家族鄰里崩解,讓父母失去教養與育兒的依靠,少子化下的獨子們,是父母既沈重又單薄的負擔。父母雙方過度工作犧牲了家庭時間,也消耗了經營家庭關係的耐性。脆弱的家庭∕婚姻關係,難以捉摸的變化速度與方向,造就了這一代,更焦慮的父母們。

  新貧家庭增加,十年來,家庭所得的貧富差距級數增大。如果政府沒有及時提供適當政策支援,新貧家庭的孩子將更難從結構裡脫困。

  不獨是台灣,世界各國都在面臨家庭功能弱化的危機。有前瞻能力的政府,無不大舉投資把「家庭政策」當成優先議題處理。但台灣的父母們,卻還在用上一代傳承下來的經驗法則,養育下一代的孩子,勢單力薄地跟所有扭曲了的價值觀搏鬥。

  我們希望政府能以前瞻的眼光,全面正視家庭的困難與需要,提出完善有效的家庭政策。教改的下一個十年,也應該投入更多心力和資源,支援「家庭教育」與「家長教育」,幫助父母,有知識與能力,更多元、廣闊地思考、看待孩子的人生。

  此外,《天下雜誌》特別製作了「親子二十分」別冊,公益贈閱給全省二十八萬國小一年級新生家長,希望藉此推動「新家庭運動」。別冊邀請專家撰寫,提供父母實用有效的「親子心法」。邀請所有家長,每天承諾給孩子至少二十分鐘,一起共讀(Reading)、分享(Sharing)、遊戲(Having Fun Together),就是給孩子幸福富足的一生。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