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從六歲開始隨父親練形意拳。我的父親在1920年左右隨其舅舅李星階練形意拳,當時李星階在家鄉河北省定興縣張租莊創辦「少林會」,我父親就在「少林會」學習形意拳和少林拳。後來父親在20歲的時候來北京謀生,但一直堅持練拳,從不間斷。我練到三、四年級的時候,在練拳中產生一些疑問,隨向父親提出,父親解答不了。於是父親給我介紹了幾位老師,也是父親的朋友。在父親的介紹下,我隨陳子江先生學習形意拳(陳先生是尚雲祥的弟子),隨朱雲行先生學習形意拳(朱先生是定興縣陘形意拳名門之後),隨北京東華門武術社宋治平先生學過少林拳(是我在三、四年級的時候),當時記得有師兄經本愚、楊增保、宋師兄,師妹趙志雲,師弟小胖子(名字記不清了)等。當時分ABC三組,我是A組,練過24式,六合拳、六合刀、六合棍、七星劍等套路。
我在五年級的時候改為專攻中國象棋。我的教練是謝小然先生、董齊亮先生、張德魁先生,我於1965年奪得北京市少年兒童第一名。
1974年,偶遇大成拳名家關維林先生,並在其指導下練習大成拳(關先生是姚宗勳的弟子)。在以後的幾年裡先後接受過多位大成拳名家的指導,按先後順序是:關維林先生、張鴻誠先生、金啟莊先生、崔有成先生、王斌魁先生、姚宗勳先生、許戍海先生。
1980年巧遇常志朗先生,從此在常先生的指導下系統地學習大成拳。在常先生的介紹下,先後得到過卜恩富先生和王選杰先生的指導。
1989年我在北京市一家中型工業企業做管理工作。由本人牽頭在我廠建立的品質保證體系得到過國內外很多知名企業的好評,例如「一汽」、「北汽」、「天汽」、德國萊茵公司、美國輝門公司、韓國東西公司等,得到過國家品質監督局的好評,當時的劉淇書記、王岐山市長、陸副市長指派的專家組到我廠審查,並給予非常高的評價,並成為以市政府的名義向北京現代汽車推薦的配套廠家四家之一。
2007年退休在家,偶然在朋友家看到一本《武魂》雜誌。從閱讀雜誌中發現現在有不少武術愛好者在追求中國傳統武術的本質,用我的話來說就是中國古代武術的本來面目。我找來很多《武魂》雜誌閱讀,發現很多武術愛好者在探討中國武術的實質。我以前以為中國傳統武術已經失傳,不會有人再去關心和研究了。現代武術的興起,各種武術套路和散打比賽足以把武術愛好者的眼光吸引過去了。而雜誌眾多的讀者來稿在追求中國傳統武術的本質,我為這些武術愛好者所感動。
由於家庭的薰陶,我從六歲開始練習中國傳統武術,一生在追求中國傳統武術,自己深深體會到追求傳統武術的艱辛。從清朝開始中國傳統武術開始走下坡路,至今有三百多年了,要想重新繼承傳統武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重振傳統武術的雄風,必須有一大批志在追求傳統武術的人士,這樣傳統武術才有生長的土壤,才會繼承和發展。
我追隨常志朗先生學習傳統武術八年,在學習期間有一些心得體會,我將這些體會和所見到、聽到的進行記錄並公開,希望對有志於傳統武術的愛好者有所幫助,並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能人志士參與到對中華古代武術的研究和探討,為振興中國傳統武術盡一份微薄之力。
本書分六個方面向讀者介紹大成拳的整體思路。
第一章主要解釋大成拳的一些關鍵概念。根據作者多年習拳的經驗,練習大成拳並不難,難的是對大成拳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清楚。老前輩一般對概念都沒有做解釋,進而使大成拳習練者對古代武術的觀念和方法出現了大的問題,這樣練拳是很難入門的。作者習拳二十餘年,歷盡艱辛,有所感悟。為了使大家盡可能少走彎路,根據自己的經驗,從關鍵概念入手,然後全面解析大成拳,使習練者容易掌握古代武術的要領。
第二章是全面解析大成拳。只有在第一章的基礎上,才能較全面地剖析大成拳,否則基本概念有偏差,要整體解釋大成拳是不可能的,解析《九要論》也是不可能的。《九要論》是明朝以前僅存的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武術的記錄,是古代武術的總綱。解釋《九要論》很重要,要想研究古代武術,必須要研究《九要論》。
第三章是大成拳的具體操作,具體的練習方法要符合大成拳的思路和要領,思想和思維要符合大成拳的理論。練的和大成拳的理論不一樣就說明練習的方法有偏差,達不到所要求的效果。
第四章是答疑。作者在《武魂》雜誌發表文章的時期,接到過不少讀者的來信和來電,他們提出了一些問題,作者給予了答覆。本章從這些問題中選擇了一些共性的、有代表性的問題,供更多的習練者參考。
第五章是王薌齋先生生前在教授常志朗時反覆說的一些話,有一些在文章中引用了,有一些沒有引用,特此公開,以便於讀者更好領會王薌齋老前輩的拳學思想,幫助讀者盡可能地走近王薌齋,更好地理解大成拳。
第六章是向讀者推薦的三篇拳論。作者認為這三篇拳論最能代表王薌齋的拳學思想,大家多研究和體會,對練習大成拳有很大裨益,對研究古代武術有很大幫助。另外《九要論》作為古代武術的綱領,全文已在書中刊出,希望大家多研究,在此不再重複刊出。
本書意在公開大成拳的思路、方法,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大成拳,為研究和繼承中國古代武術裡拋磚引玉。從中國幾千年古代武術的傳承看,要想繼承中國古代武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口傳心授,書不盡言。
在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常學剛、梁六弟、鮑信先、侯志強、王健、李里等人的大力協助,特此致以真誠的感謝。
我從六歲開始隨父親練形意拳。我的父親在1920年左右隨其舅舅李星階練形意拳,當時李星階在家鄉河北省定興縣張租莊創辦「少林會」,我父親就在「少林會」學習形意拳和少林拳。後來父親在20歲的時候來北京謀生,但一直堅持練拳,從不間斷。我練到三、四年級的時候,在練拳中產生一些疑問,隨向父親提出,父親解答不了。於是父親給我介紹了幾位老師,也是父親的朋友。在父親的介紹下,我隨陳子江先生學習形意拳(陳先生是尚雲祥的弟子),隨朱雲行先生學習形意拳(朱先生是定興縣陘形意拳名門之後),隨北京東華門武術社宋治平先生學過少林拳(是我在三、四年級的時候),當時記得有師兄經本愚、楊增保、宋師兄,師妹趙志雲,師弟小胖子(名字記不清了)等。當時分ABC三組,我是A組,練過24式,六合拳、六合刀、六合棍、七星劍等套路。
我在五年級的時候改為專攻中國象棋。我的教練是謝小然先生、董齊亮先生、張德魁先生,我於1965年奪得北京市少年兒童第一名。
1974年,偶遇大成拳名家關維林先生,並在其指導下練習大成拳(關先生是姚宗勳的弟子)。在以後的幾年裡先後接受過多位大成拳名家的指導,按先後順序是:關維林先生、張鴻誠先生、金啟莊先生、崔有成先生、王斌魁先生、姚宗勳先生、許戍海先生。
1980年巧遇常志朗先生,從此在常先生的指導下系統地學習大成拳。在常先生的介紹下,先後得到過卜恩富先生和王選杰先生的指導。
1989年我在北京市一家中型工業企業做管理工作。由本人牽頭在我廠建立的品質保證體系得到過國內外很多知名企業的好評,例如「一汽」、「北汽」、「天汽」、德國萊茵公司、美國輝門公司、韓國東西公司等,得到過國家品質監督局的好評,當時的劉淇書記、王岐山市長、陸副市長指派的專家組到我廠審查,並給予非常高的評價,並成為以市政府的名義向北京現代汽車推薦的配套廠家四家之一。
2007年退休在家,偶然在朋友家看到一本《武魂》雜誌。從閱讀雜誌中發現現在有不少武術愛好者在追求中國傳統武術的本質,用我的話來說就是中國古代武術的本來面目。我找來很多《武魂》雜誌閱讀,發現很多武術愛好者在探討中國武術的實質。我以前以為中國傳統武術已經失傳,不會有人再去關心和研究了。現代武術的興起,各種武術套路和散打比賽足以把武術愛好者的眼光吸引過去了。而雜誌眾多的讀者來稿在追求中國傳統武術的本質,我為這些武術愛好者所感動。
由於家庭的薰陶,我從六歲開始練習中國傳統武術,一生在追求中國傳統武術,自己深深體會到追求傳統武術的艱辛。從清朝開始中國傳統武術開始走下坡路,至今有三百多年了,要想重新繼承傳統武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重振傳統武術的雄風,必須有一大批志在追求傳統武術的人士,這樣傳統武術才有生長的土壤,才會繼承和發展。
我追隨常志朗先生學習傳統武術八年,在學習期間有一些心得體會,我將這些體會和所見到、聽到的進行記錄並公開,希望對有志於傳統武術的愛好者有所幫助,並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能人志士參與到對中華古代武術的研究和探討,為振興中國傳統武術盡一份微薄之力。
本書分六個方面向讀者介紹大成拳的整體思路。
第一章主要解釋大成拳的一些關鍵概念。根據作者多年習拳的經驗,練習大成拳並不難,難的是對大成拳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清楚。老前輩一般對概念都沒有做解釋,進而使大成拳習練者對古代武術的觀念和方法出現了大的問題,這樣練拳是很難入門的。作者習拳二十餘年,歷盡艱辛,有所感悟。為了使大家盡可能少走彎路,根據自己的經驗,從關鍵概念入手,然後全面解析大成拳,使習練者容易掌握古代武術的要領。
第二章是全面解析大成拳。只有在第一章的基礎上,才能較全面地剖析大成拳,否則基本概念有偏差,要整體解釋大成拳是不可能的,解析《九要論》也是不可能的。《九要論》是明朝以前僅存的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武術的記錄,是古代武術的總綱。解釋《九要論》很重要,要想研究古代武術,必須要研究《九要論》。
第三章是大成拳的具體操作,具體的練習方法要符合大成拳的思路和要領,思想和思維要符合大成拳的理論。練的和大成拳的理論不一樣就說明練習的方法有偏差,達不到所要求的效果。
第四章是答疑。作者在《武魂》雜誌發表文章的時期,接到過不少讀者的來信和來電,他們提出了一些問題,作者給予了答覆。本章從這些問題中選擇了一些共性的、有代表性的問題,供更多的習練者參考。
第五章是王薌齋先生生前在教授常志朗時反覆說的一些話,有一些在文章中引用了,有一些沒有引用,特此公開,以便於讀者更好領會王薌齋老前輩的拳學思想,幫助讀者盡可能地走近王薌齋,更好地理解大成拳。
第六章是向讀者推薦的三篇拳論。作者認為這三篇拳論最能代表王薌齋的拳學思想,大家多研究和體會,對練習大成拳有很大裨益,對研究古代武術有很大幫助。另外《九要論》作為古代武術的綱領,全文已在書中刊出,希望大家多研究,在此不再重複刊出。
本書意在公開大成拳的思路、方法,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大成拳,為研究和繼承中國古代武術裡拋磚引玉。從中國幾千年古代武術的傳承看,要想繼承中國古代武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口傳心授,書不盡言。
在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常學剛、梁六弟、鮑信先、侯志強、王健、李里等人的大力協助,特此致以真誠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