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耄耋譜新篇,情繫太極春
5年前,也就是2007年3月,趙琴先生81歲的時候,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太極拳的健身和技擊作用》一書,把他近30年追隨著名武術家、太極 拳技擊藝術大師王培生先生所學到的拳術技藝,結合自己苦練精研的收穫體會,對王培生老師的經典之作吳式太極拳37式,從體、用兩個方面,逐式逐動地進行了 細緻、獨到的解析。此書在太極拳界引起了很大反響,獲高度評價,為廣大太極拳愛好者起到了撥雲見日的作用。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趙琴先生在完成這部著作的 過程中,始終忍受著頭部帶狀?疹的劇烈疼痛和晝夜難眠的痛苦。我被他的精神所感動,欣然命筆為他寫了「於無聲處聽驚雷」的代序。
5年來,我經常打聽他的健康情況,沒有問及過他寫作的事。我以為他已經安心頤養天年了,但沒想到他又令人欣喜地完成了《太極拳授課實錄》這部經典巨 著。一天,他打來電話,再次囑我作序,使我心裏很不平靜。一位86歲的老人,還這樣嘔心瀝血、奮力急耕為什麼呢?我們從他的《太極拳授課實錄》的自序中就 完全可以窺出其心境。他既不是為了名利,也不是為了晚年的輝煌。他是為了不讓「先輩們許多好的高深武功被帶進棺材,成為絕唱」;「不像《蘭亭集序》那樣葬 於地下,成為千古憾事」;為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讓「一代不如一代的悲劇重演」;為了不讓「有志上進之後學,臨太極之門徑,望洋興嘆」!
他認為:「保守這個陋習是最大的喪失武德。」他說:「太極拳是民族魂,不是私人財產。」他「希望廣大太極同好拋棄門戶之見……共同切磋,形諸於筆墨, 使太極文化發揚光大……」所以他雖值耄耋之年,仍自強不息,熱情傳播,苦心研究,筆墨不停,奉獻不斷,為我們武術人樹立了楷模。我相信,武術界只要多有一 些像趙琴先生這種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的人,中國傳統武術的來日會更加輝煌!
趙琴先生的新作《太極拳授課實錄》是吳式太極拳37式和老架83式的合刊之作。他之前雖已有吳式太極拳37式的專著,但不同的是這次附有趙琴先生親自 示範的《精講吳式太極拳技擊作用》的DVD光盤。在體、用兩個方面講得都極為細緻、獨到,使讀者既有文字可閱,又有視頻可賞,且一看就會豁然開朗。趙琴先 生把吳式太極拳37式所有技擊動作和他苦練精研30年極為珍貴的體悟成果,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來,給傳統武術文化的百花園增添了一份寶貴遺產,對傳統武術的 發展做出了一大貢獻。十分難能可貴!此乃是吳式太極拳同門和太極拳界的一大幸事!
《太極拳授課實錄》一書,合盤推出的老架83式,不是我們現在常見的楊禹廷先生所傳授的吳式太極拳(北派)83式,而是王茂齋先生所傳授的傳統老架。 兩種套路各式的動作名稱基本相同,但動作規範和文化內涵差異很大。楊禹廷先生為了通俗易懂、便於推廣普及,用圓周八方線規範拳式動作。王茂齋先生所傳的老 架83式太極拳則是按易經休、生、傷、杜、景、死、驚、開的八門來規範動作。內涵高古而豐富,與人體經絡、臟腑和周易八卦、陰陽五行、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 識息息相關,其健身、技擊、開智作用的理論、方法深奧、有趣,其效果更為明顯。楊禹廷先生傳授的吳式太極拳(北派)83式,易學、易練、易懂、易於推廣普 及。王茂齋先生所傳授的吳式太極拳老架83式,相比之下要難學、難練、難懂,不易於推廣普及,但卻是我們追根溯源,進一步摸清古今太極拳的發展變化情況, 進一步揭開傳統太極拳的精髓、奧妙、真諦,挖掘研究傳統太極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好教材,對有志於陟聖造巔、攀登高峰、飽覽傳統太極拳無限風光的廣大太極拳 愛好者來說是十分珍貴的,閱後會覺得有曲徑通幽、耳目一新之感,對你原來所掌握的拳術技藝會有新的啟發、新的激蕩、新的補益,會有很大的收穫(注:這兩種 練法不一、內涵不同的新、老83式太極拳套路,都是王茂齋先生和楊禹廷先生分別傳授給王培生先生,又經王培生先生再傳而流傳至今的)。
另外,趙琴先生還在多篇附錄中把「太極拳與易經」「太極拳站樁要領」「太極拳拳理」「吳式太極拳所涉及的穴位」等都作了深入淺出的詮釋,是太極拳界不可多得的佳作。
寫完此序仍覺意猶未盡,我又借與好友、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李燕剛先生會面之機請他為趙琴先生題寫了「行止無愧天地」幾個字,以進一步表達了我對趙琴先生深深的敬意!祝趙琴先生健康長壽!
北京市武術協會委員
北京市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武術八段
張全亮
序二
「養生有道,防身有術」的授課實錄
太極拳名家、86歲的趙琴先生新著《太極拳授課實錄》即將出版,與讀者見面,這是他幾十年來研究、教學吳式太極拳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的結晶。這本書 中包括兩個部分:王培生先師傳授、趙琴先生講授的吳式太極拳三十七式;第二部分是王茂齋宗師傳授、趙琴先生講授、周鴻策整理的吳式太極拳老架八十三式。在 附錄中還收錄有:趙琴先生寫的太極拳與易經、太極拳站樁要領、太極拳理,還錄有練吳式太極拳涉及到的主要穴位。
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動作輕鬆自然,連續不斷,拳式靈活。拳架由開展而緊湊,緊湊中而不顯拘謹。推手動作嚴密細膩,守靜而不妄動,亦以柔化見長。
1953年,王培生先生在北京工業學院(現為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式太極拳時,見學生功課繁重,閒暇時少,應校方之請,將老架八十三式中的重複動作刪 去,保留三十七式精華,將拳架以六合八法為綱,重新創編,又輔以精闢闡述,以便師生學練。後經楊禹廷老師首肯,公諸社會。吳式太極拳三十七式完全保留了傳 統拳法的真旨,並且經王培生先師博大理論的詮釋,使學練者窺見堂奧,先後在北京和東北地區推廣,深受廣大愛好者歡迎。1981年,此書正式出版後,很快在 全國各地廣為傳播,先後多次再版印刷,均搶購一空。還曾翻譯成多種文字出版遠播到海外,影響甚大。
曾維祺翻譯出版的英文版《吳式太極拳》(三十七式,王培生著)一書,曾被美國宇航局列為宇航員的訓練教材之一。2001年3月28日《中國體育報》報 導,美國休斯敦宇航中心在飛船發射前,讓宇航員演練吳式太極拳三十七式,然後進入駕駛艙。美國科學家認為太極拳是舒解宇航員起飛前心理緊張的最佳手段。
吳式太極拳是從楊露禪宗師所傳的太極拳套路演化而來的。清朝道光年間,楊露禪宗師在北京教拳時,全佑是受益最佳的弟子之一,學得楊式大架,後又從楊露 禪次子楊班侯學得楊式小架。因全佑事師最孝,學習篤誠,深受楊氏父子寵愛,兼得楊露禪、楊班侯兩代大、小架之精華,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時稱他練的拳為中 架太極拳,是吳式太極拳最早的雛形。
據《太極功同門錄》所記,全佑傳人有王茂齋、吳鑒泉、郭松亭等。吳式太極拳的定型是在1902年全佑逝世以後,王茂齋和師弟吳鑒泉、郭松亭等一起經過 多年的演練、切磋、研究、提煉、昇華,並吸收了其他優秀的太極拳技法,形成了新的拳式特點。中正安舒、不縱不跳、輕柔緩慢、鬆靜自然、緊湊舒伸、圓活靈 巧、點打拿發融為一體,廣為傳播,使吳式太極拳名聲顯赫,愛好者隊伍不斷擴大。當時叫「太極功」(見1929年王茂齋編輯出版的《太極功同門錄》)。
1928年,吳鑒泉先生南下後,王茂齋先生擔起了吳式太極拳在北方發展的重任,經常輔導弟子們在北平智化寺、東堂子胡同等處練拳。20世紀30年代初 期,在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成立了「北平太廟太極拳研究會」,王茂齋先生主教,其得意弟子楊禹廷先生助教。「北平太廟太極拳研究會」是當時太極拳愛好 者學習、活動的群眾組織和主要場所,亦是太極拳高手雲集,名宿、商界及各行業人士練拳、交流之處。
王茂齋先生在全佑逝世之後,一直聞雞起舞,苦練精研,廣收門徒,傳藝不止,苦心經營近四十年,培育了眾多的武林高手,並把技藝推廣到山東、東北等地。主要弟子有彭仁軒、趙鐵庵、楊禹廷、修丕勳、曹幼甫、李子固、王子英(子)、劉光斗、王歷生(侄子)等一百多人。
吳式太極拳老架八十三式,由王茂齋先生口傳親授給再傳弟子王培生先生。20世紀90年代初,王培生老師開始在《人民日報》社、舞蹈學院、國家教委等單 位開班傳授吳式太極拳老架八十三式。1995年,趙琴老師和師弟張偉一老師帶領日本、韓國四名入室弟子,在王培生老師家中學老架八十三式數月,又進一步得 到王培生老師親傳。
趙琴先生1926年出生於北京,滿族,正白旗,覺羅氏。學生時期曾參加過中國抗日遠征軍,跟隨以「飛鷹將軍」孫立人為代表的愛國抗日將領,赴印度、緬甸戰場抗日,歷經千辛萬苦,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英勇善戰、堅貞不屈的精神。
新中國成立以後,趙琴先生多年從事機械加工工作,刻苦鑽研,熟練操作車床、銑床、鑽床、刨床、磨床等多種機床,後又自學成才,成了一名機械工藝設計 師,參與設計、製造了645型旅遊客車、中國第一台食品速凍機等,受到有關部門的表彰和嘉獎。多年風風雨雨的生活磨鍊,成就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