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以大數據和氣象科學驗證中國文化的24節氣書
中國第一氣象先生宋英傑,匯聚30年專業之作
他,妙語橫生說天氣:
.雪萊問:「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哈爾濱答:「真還挺老遠的,七個多月呢!」
.霧是濕的,霾是乾的,一個是「水貨」,一個是「乾貨」。
.初雪如同初戀,預見不如遇見。
被網友評為萌、知性、放飛自我的氣象主播宋英傑,主持的央視《天氣預報》,每天高達一億人收看。他展現無與倫比的幽默口吻、感性直觀和知識底蘊,透過量化、系統性、有因果性的氣象科學,生動解讀中國古書對節氣的觀察和記載,並精闢點出氣候從古到今的演變。
宋英傑:「我們內心記錄生活律動的方式,便是24節氣。節氣,是曆法之外的曆法,是歲時生活的句讀和標點。」在越來越多的人遠離土地的時代,二十四節氣或許會顯得淡遠和生疏。但是,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天人和合的理念,使我們對於自然始終保有一份敬畏和感恩。它也使我們對於面前的這個世界也始終保有一份探究和預知的心願。它以智慧眾籌的積累方式,淺白而鮮活的對話方式,使我們感受到什麼才是科學的平民化。
◆本書特色
一、最接地氣的中國節氣書
宋英傑以他擅長的接地氣方式播報氣象,經常引用有趣的網友留言:像是「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中國南方的網友說:「北方的冷是乾冷,是物理攻擊;南方的冷是濕冷,是魔法攻擊。夜裡躺在床上,取暖基本靠抖!」他融合詩意和理性,以古觀今、相互印證,細膩解讀節氣發展。還有他走訪中國各地第一手觀察資料,例如:雲南西雙版納的哈尼族在穀雨之後會為蟲子過節,到田地裡找幾條蚯蚓、螽斯作為蟲類代表,向它們鄭重懺悔,再將「代表」放生。
二、以科學印證二十四節氣文化
例如「小暑、大暑哪個更熱?」作者說:其實大暑和小暑之間經常「沒大沒小」。有些年份是「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有些年份是「小暑熱得透,大暑涼悠悠」,有些年份是「小暑連大暑,有米懶得煮」。例如,中國29%的地區極端最高氣溫紀錄誕生於小暑期間(大暑為26%),而大暑更容易上演高溫「連續劇」。所以小暑在爆發力方面略勝一籌,大暑在持久戰方面更見功力。另外,以平均氣溫來衡量,提前趨勢最顯著的三個節氣是雨水、驚蟄、夏至,延後趨勢最顯著的三個節氣是大雪、秋分、寒露。以增溫幅度而論,春季第一,冬季第二。「又是一年春來早」,已然成為新常態。
中國第一氣象先生宋英傑,匯聚30年專業之作
他,妙語橫生說天氣:
.雪萊問:「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哈爾濱答:「真還挺老遠的,七個多月呢!」
.霧是濕的,霾是乾的,一個是「水貨」,一個是「乾貨」。
.初雪如同初戀,預見不如遇見。
被網友評為萌、知性、放飛自我的氣象主播宋英傑,主持的央視《天氣預報》,每天高達一億人收看。他展現無與倫比的幽默口吻、感性直觀和知識底蘊,透過量化、系統性、有因果性的氣象科學,生動解讀中國古書對節氣的觀察和記載,並精闢點出氣候從古到今的演變。
宋英傑:「我們內心記錄生活律動的方式,便是24節氣。節氣,是曆法之外的曆法,是歲時生活的句讀和標點。」在越來越多的人遠離土地的時代,二十四節氣或許會顯得淡遠和生疏。但是,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天人和合的理念,使我們對於自然始終保有一份敬畏和感恩。它也使我們對於面前的這個世界也始終保有一份探究和預知的心願。它以智慧眾籌的積累方式,淺白而鮮活的對話方式,使我們感受到什麼才是科學的平民化。
◆本書特色
一、最接地氣的中國節氣書
宋英傑以他擅長的接地氣方式播報氣象,經常引用有趣的網友留言:像是「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中國南方的網友說:「北方的冷是乾冷,是物理攻擊;南方的冷是濕冷,是魔法攻擊。夜裡躺在床上,取暖基本靠抖!」他融合詩意和理性,以古觀今、相互印證,細膩解讀節氣發展。還有他走訪中國各地第一手觀察資料,例如:雲南西雙版納的哈尼族在穀雨之後會為蟲子過節,到田地裡找幾條蚯蚓、螽斯作為蟲類代表,向它們鄭重懺悔,再將「代表」放生。
二、以科學印證二十四節氣文化
例如「小暑、大暑哪個更熱?」作者說:其實大暑和小暑之間經常「沒大沒小」。有些年份是「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有些年份是「小暑熱得透,大暑涼悠悠」,有些年份是「小暑連大暑,有米懶得煮」。例如,中國29%的地區極端最高氣溫紀錄誕生於小暑期間(大暑為26%),而大暑更容易上演高溫「連續劇」。所以小暑在爆發力方面略勝一籌,大暑在持久戰方面更見功力。另外,以平均氣溫來衡量,提前趨勢最顯著的三個節氣是雨水、驚蟄、夏至,延後趨勢最顯著的三個節氣是大雪、秋分、寒露。以增溫幅度而論,春季第一,冬季第二。「又是一年春來早」,已然成為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