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是士族興盛的時代,聚居地方的宗族為何丟棄在地權力,轉趨帝京繁華而逐漸瓦解?安史之亂後,中央弱化,新興的藩鎮如何趁勢取利支配地方?
◆河北、淮北五大家,何以競相遷貫改籍兩京?
◆唐代後期的藩鎮是否存在恩庇─扈從關係?
◆藩鎮地位高下是否影響其文職幕僚的政治前途?
中國政治/社會史上,從三世紀到九世紀,出現仕途和社會聲望由某些大家族所壟斷獨享的現象,一般稱這些大家族為「士族」或「門閥」。門閥的社會地位之維繫,與「聚族而居」關係至鉅。李唐帝國崛起之前,河北四大家和淮北一大家,全過著族聚的生活樣態,這五大家族以此發展其宗族團體的組織,平安度過了三至七世紀政治秩序經常解紐的歲月。不但如此,他們還力能支配地方,行有餘力則參政而踏足中央政治舞台,成為世宦之家。
到了李唐帝國進入和平常態後,兩京生活的豐富和磁吸作用愈發強大,造成了河北、淮北五大家,外加滎陽鄭和太原王兩家,幾乎全都競相改貫、入籍兩京。他們揚棄了長年鄉居於縣城或州城的生活形態,入京後族人散居,無從打造宗族團體的聚族生活,也形同放棄支配地方的權力,成為仰食國家的純官僚,卻未料到帝國盛世過後亦有崩塌的一日。
安史之亂後,帝國弱化,取代這些門閥大族治理鄉里的支配主體,是新興的藩鎮。弱化的中央集權國家機器,已不能干預特區化的河北區域,連拱衛李唐的淮北也有力難施。此後,帝國與藩鎮之間的齟齬不斷。藩鎮雖係軍事機構,但在日常行政作為上,需要文官來治理,於是衍生文幕任用問題。如此,河北和徐州的主帥,既是唐廷的扈從者,同時又是屬下的恩庇主,這雙重角色的分寸拿捏,影響了唐廷與藩鎮之間複雜的互動局勢。
◎封面圖片:「唐人明皇幸蜀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描繪唐代天寶年間發生安史之亂,兵陷長安,唐明皇(玄宗)幸蜀避亂。史載「出棧道飛仙嶺下,乍見小橋,馬驚不進」,即是此景,畫中著朱衣者即唐明皇。安史之亂後,唐廷與河北、淮北之間的衝突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