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痛,就有多值得:痛苦的價值及其如何為我們帶來快樂 | 拾書所

有多痛,就有多值得:痛苦的價值及其如何為我們帶來快樂

$ 356 元 原價 450

耶魯大學最受歡迎心理學大師,線上開放課程突破50萬人次
本書顛覆你的認知――「痛並快樂的體驗最迷人
生命的意義就是在快樂和痛苦之間,尋找一個完美平衡的「甜蜜點」

誰說人性都是趨樂避苦
當痛苦煎熬可以替快感滿足鋪路,
當享樂的欲望不敵追求意義的渴望,

痛苦真的就是你想要的!

----------------------------------------------

看恐怖片情節越緊張精神越振奮?失戀歌曲越悲傷情緒越平靜?
運動重訓時肌肉越痠痛心裡越爽快?山路越險峻登山者越是著迷?
養兒育女催人老卻是甜蜜的負荷?
工作平穩覺得無聊,花光積蓄遊歷世界還被偷被搶生命才精彩有意義?

常言道,追求快樂是人的本性,痛苦理所當然是我們想要避免的。但有時候不盡然如此。人類確實能夠從許多負面的經驗中得到快樂,合宜的痛苦可以為快感鋪路,還能轉移注意力降低焦慮,甚至讓我們超越自我,展現韌性。
我們的生活確實可以建立在痛苦上,原因在於人不只想要快樂,更想要做對的事情。痛苦和道德價值之間有強烈的連結,若一個正確的行動會帶來痛苦,這樣的行動會更有意義。想想那些人們自願承受的折磨和犧牲,如果這些事很容易又輕鬆,可能就沒那麼值得挑戰或經歷。
本書以探索人類的自虐傾向為出發點,透過心理學和動機多元論的視角,結合精彩的實驗觀察與經驗分析,闡釋這個令人費解的人性面向。作者歸納兩種不同類型的自願痛苦,提出「人如何從負面經驗中得到快樂」的生動論述:為了追尋更大的愉悅而受苦;以及為了追尋生命意義而受苦。
作者主張,在快樂和痛苦之間,有一個完美平衡的「甜蜜點」,那種苦中帶樂的體驗讓人神往,還能促進人與人的連結、作為社群團結和愛的來源、反映心靈深處的感受。而理解痛苦,思考什麼能帶給我們愉悅和滿足,我們會更正確地認識自己,更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