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刺蝟島:前進全臺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 | 拾書所

歷史上的刺蝟島:前進全臺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

$ 316 元 原價 400

《歷史上的刺蝟島》一書以臺灣遭遇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經,以事件後官方為了因應而興修的防禦性建築為緯,分別提及六個事件/時代、十四處國定古蹟,在朱宥勳、瀟湘神、熊一蘋、謝宜安、班與唐、何玟珒的筆下,古蹟不是丈量或調查的對象,而彷彿是曾經牽動臺灣歷史的血肉之軀。

臺灣位於東亞與西太平洋相接處,就像廣漠海陸的一線交集,自從進入國際視野以後,各方利益在此競逐。

四百年來,臺灣一直是地緣紛擾不絕之地,海盜、跨國企業、崛起的帝國……荷蘭、西班牙、法國、日本……劫掠、商業、殖民……,各色人等多元國族來來去去,都將臺灣視為實現利益或野心的目標,促使當政者在各自的時空背景下起建防禦設施,堡壘、砲台、要塞,砲口一致對外,沒有一處不是為了抗拒外來勢力。

島內也不總是平靜,民變可以說是頻繁的,有的不滿當局統治,有的甚至高舉稱王稱帝的大旗,過程與結局往往卻驚人地相似:人民起事,官府鎮壓,鎮壓結束,城池誕生。

政權的更迭從未能阻止挑戰降臨,有時是島內紛擾,有時是國際爭端,臺灣現存的戰爭與軍事遺構多數是回應歷來挑戰的產物。在時代遞嬗與滄海桑田般的自然環境變化之後,在某些人為破壞與後來刻意保存之下,儘管這些防禦設施沒有一處完好如初,卻都以一種局部的特異姿態、以國定古蹟的身分繼續存在,我們因此得以一窺臺灣四百年來的政權與島上的人們如何應對交相逼迫的挑戰。

《歷史上的刺蝟島》一書以臺灣遭遇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經,以事件後官方為了因應而興修的防禦性建築為緯,分別提及六個事件/時代、十四處國定古蹟。最早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於一七二四年起建的熱蘭遮城,那是臺灣第一座軍事堡壘,矗立於尚未積塞成陸的台江前沿鯤鯓島上。最晚的是日治初期的槓仔寮砲台和大武崙砲台,時當二十世紀初,日本躋身殖民國之列不久,這個年輕的東亞帝國躍躍欲試,打算將臺灣打造成一個要塞島,積極警戒在亞洲擴張版圖的俄國與歐美列強。

從荷治到日治,三百年間臺灣經歷許多外來的挑戰,最嚴厲的應該是「牡丹社事件」。一八七四年日本出兵臺灣,促使清政府一改對臺態度,積極部署,其後二十年間還實施了領臺以來最後一波行政區劃,新設恆春縣和臺北府。此外,為了亡羊補牢坐實對「番地」有管轄之實而施行「開山撫番」,這項政策宛如「侵入式治療」,堪稱臺灣原住民族處境質變的肇端。

這十四處國定古蹟有的與日常生活交融於一,如鳳山縣舊城、臺灣府城、恆春古城與臺北府城,至今依舊是人們穿梭俯仰之地。砲台、堡壘通常坐落要地,或居高臨下,或控扼津口,然而都因軍事科技的演進而喪失軍事效益,最終褪去軍事色彩成為觀光景點,如高雄旗後礮臺、淡水滬尾礮臺、基隆二沙灣砲台、大武崙砲台、槓仔寮砲台以及澎湖西嶼東、西臺。至於臺南的熱蘭遮城/臺灣城(安平古堡)和二鯤鯓礮臺(億載金城)人來人往市囂不絕,在台江地貌「易容」之前都是臨海的堡壘,四草礮臺則是一八四○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遙遠漣漪下的產物。

從前述國定古蹟出現的先後順序和地理分布,還可以印證一項素為人知的事實——外來勢力在臺灣促成的發展進程為由南而北、先西後東。東臺灣完全沒有「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除了海峽的傳統兵家要地澎湖,甚至僅集中於臺灣南北兩端,如今看來空間分布相當不平均,卻如實反映以及示範了身為一座各方勢力覬覦的島嶼可以如何自保。

本書邀請朱宥勳、瀟湘神、熊一蘋、謝宜安、班與唐、何玟珒等六位青年作家,不從個別古蹟下手,而以臺灣近四百年發展的時空進程為線索卻逆溯之,從距離當今最近的日治時期開始,自目前的政經重地北臺灣一路往南探索,以文學之筆帶領我們,看看臺灣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座怎樣的「刺蝟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