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通才是如何煉成的?從達文西到桑塔格,文藝復興到當代最詳盡的知識人文化史 | 拾書所

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通才是如何煉成的?從達文西到桑塔格,文藝復興到當代最詳盡的知識人文化史

$ 411 元 原價 520

500位西方博學者群像X新文化史權威學者
彼得.柏克以古觀今書寫這些「知道太多」的博學者

 

達文西右手畫畫左手解剖、桑塔格嚴詞反戰也溫柔書寫
在這個多工、斜槓的時代,了解關於「十項全能」博學者的一切

 

 「世人需要全才,因為連結萬物者能以一當十」

從文藝復興到當代,彼得.柏克將使我們對這群特別的知識人徹底改觀!

 本書探討「對學識具有百科全書般興趣的」博學者們如何造就了時代,又是如何在日益專門化的文化裡生存,不論是文藝復興人、博學怪物、文人……無所不知的他們又是如何受到興趣、能力、教養、環境和所處時代影響!

 

李約瑟:「像我這樣一位生物化學家,怎麼會變成史學家和漢學家?」
à博學者的產地與神話
在只有少數學科存在的中世紀時期,「博學者」這樣的概念還未成形。同時對許多事物感到好奇不僅正常,甚至可以說是基本需求。由於當時可以知道的事情比文藝復興之後少,因此只要努力,就能精通主要的知識領域。早期王室與貴族是學者的重要棲身之所,專長藝術、音樂的博學者最為明顯,在大學興起、流通資訊大幅增加之後,更引領一波通才潮流。

 

資助者說:「萊布尼茲的好奇心永遠得不到滿足」
à博學者因資訊爆炸興起也因此走向分眾
從文藝復興的「通才」,到學術知識掛帥的「博學怪物」,不斷進化的博學者們打造知識的黃金時代。無論是發現新大陸、科學革命、郵務網絡密度增加,都是造就博學者勝出的原因。直到資訊超載,開始走向文人時代、領域化時代,博學者所面對的每一次危機都源自知識爆炸、急速擴張與片段化。

 

桑塔格:「我不想當教授,也不想做記者,只想當既是作家又是知識分子的人」
à「博學者」的特質及發展方向
博學者有些共同特質,像是異常專注、有無限的記憶、速度、想像力、不安、勤勉以及不浪費時間,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有培根所說的「想要知道答案」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好奇心。博學者們也因此有不同的樣貌:百科全書式、普智派、收藏家、經院哲學家、愛國博學家、批判家等等。

 

作者挑選五百位西方博學者,探討他們在諸多領域裡的出色表現,同時也說明數位時代對通才與分工的各種挑戰。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