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有人問我:『一個月捐十五元就好了,為什麼要每天存五毛錢呢?』
我說:『心是很重要的。每天記得發一念善心,投五毛錢至竹筒裡,這就是福。』」
主婦一天少買五毛錢的菜,不會影響當天的菜色,也不影響家庭的經濟運作;菜販聽主婦說起農場師父助人的心念,跟著捐出五毛錢,也不致影響當日營收。看似不起眼的五毛錢,卻能激起眾人的善心,積少成多,成就更大的信念。
「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慈濟是一個以行動而內修外行的佛教團體,逾半世紀來,在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地區,透過付出無所求的利他精神,體現當代佛教的本懷,然而這一股力量,是如何從創辦人證嚴上人,而拓展至各行各業的居士?這一切的根源要從最早期的志工說起。
本書所口述採訪的是慈濟最早期,委員號前100號的花蓮志工,他們有的是家庭主婦、自營商、護理人員、經營小餐館、鐵路局員工……在民國50年代相對貧窮的臺灣花蓮,在「農場師父」--證嚴上人的號召下,三十位婦女信眾日存五毛錢,投入竹筒作為基金,展開了濟貧訪貧的工作。這段特殊的師徒情緣,有的人認為是情同父子,將上人視作「阿爸」;有的人,是隨上人訪視後,而啟發深重的悲心;更有的人,用生命專心投入慈濟,直到最後……他們是最早期的追隨者、行動者,更是當代的見證者,見證慈濟從臺灣一隅的花蓮走向全島的歷程。而這份推動的力量,所需要的支持不是來自大筆大筆的善款,而是來自點滴的五毛錢。
五毛錢能救人的訊息,隨著委員們濟貧、募愛的腳步,在市場、街頭、鄰里間廣傳開來,在花蓮公路不完善、火車尚未通行的年代,打破山河大地的天然屏障,將善的種子撒播到全臺;多年後,更進一步把臺灣的愛心輸出海外,讓國際見證到以愛以善的臺灣價值。
時至今日,證嚴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腳步,以慈善為根本,隨著經驗的累積、社會的需求,已開展出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加上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合稱八大法印。銅板投入竹筒的噹噹響聲,亦不再限於三十個竹筒,而是在全球形成一股超越國界、宗教與種族的愛的共振,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