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從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差額…反思我們的經濟生活 | 拾書所

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從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差額…反思我們的經濟生活

$ 300 元 原價 380
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順逆差額……這些會在新聞版面上出現的數字,時常成為我們判斷經濟是否景氣的依據,也是選舉時政治人物拿來說嘴或宣示的目標。其實我們有可能都被這些統計數字給誤導了。
 
例如美國對中貿易逆差擴大導致兩國外交關係緊張,但iPhone明明是美國研發和行銷,中國只是組裝來自各國的零組件再行出口,憑什麼把所有的帳都算到中國頭上?又如災後重建屬於政府支出,會讓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那麼我們可以說921或311之後,台日兩國的GDP成長是代表人民生活更好嗎?再說失業率降低是政府努力的目標,但是鼓勵大學生延畢或提早服役,導致就業率同時降低,這樣就算是好政策嗎?還有當主計處說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創下62個月來最大跌幅,表示物價未來將維持低檔時,苦於房價租金高漲、薪資卻不漲的小老百姓只會一肚子火:你們政府官員是瞎了眼、沒看到生活實況嗎?還是,這些統計數字應該要有不同的算法與詮釋?
 
一百年前「經濟」這個概念並不存在,直到這些指數發明,我們對經濟才有想像的依據,也才有計算的工具。不過,這些誕生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指數,已經不符合當下的產業結構,它們的限制也逐漸顯露出來。例如:在這些指數發明之初,人類社會還在努力掙扎脫貧,製造業是帶動經濟的火車頭,而GDP便是最適合度量製造業表現的指標。對應現下,GDP該如何被調整?除了指數,還有其他度量經濟活動的形式嗎?
 
作者認為我們不能過分迷戀單一指數,總體經濟指數經常不能反映內部的差異性。同時,也別將總體經濟的數字過度延伸到個人處境,影響個人決定。更積極來說,在網路科技的年代,我們有更全面、更及時、更客製化的大數據蒐集,重點還是在,經濟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