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經濟學:從18種日常食物,了解政府和財團不說的經濟祕密 | 拾書所

餐桌上的經濟學:從18種日常食物,了解政府和財團不說的經濟祕密

$ 356 元 原價 450

當我們談論「經濟」時,究竟在談論什麼?

資本主義、自由貿易,還是發大財?

原來咬一口草莓、喝一口可樂都是經濟難題?

從18種日常食物

了解政府和財團不說的經濟祕密

 

繼《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

《富國的糖衣》與《拚經濟》

暢銷全球200萬冊、海外授權突破30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讚譽

劍橋學者張夏準再度重磅出擊

 

這不是一本「食物經濟學」,食物只是「開胃前菜」。經濟學者張夏準以食物為線索,證明「生產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初生產業保護論」等全都關乎食衣住行;它們不但影響人的經濟行為,更形塑了價值判斷與公共政策。

 

他將以歷史實證,

拆解現代經濟面貌的背後真相:

●熱帶多窮國,因為人民只想撿椰子?

●經濟小蝦米也能翻身變成大鯨魚?

●讓牛肉自由貿易,到底是誰的「自由」?

●俄羅斯航空只有雞肉餐,因為在蘇聯人人平等?

●照護工作與川菜辣椒,竟有共通點?

●炒熱香料貿易的有限責任為何走味了?

●當機器人會摘草莓,我們還有工作嗎?

●巧克力竟藏著瑞士人富裕的祕密?

 

全書涵括自動化、產業升級、製造業的重要性、公平貿易等切乎時下議題的經濟學概念,影響範疇論及貧富差距、社會階層、公共衛生與氣候變遷等。來到後疫情、全球救經濟的時代,面對各地政府的應變政策和新興舉措,張夏準認為「經濟公民」有必要重新認識經濟學的當代意義。

 

後真相時代,我們不該再被單一論點綁架,

煮出屬於自己的餐桌經濟學,

避免大企業或強國「自由」主宰我們的命運。
 

國內推薦

 

作者透過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的食物故事,

帶我們進入一間以經濟為名的餐廳。

Bon appétit,開動囉!

――呂昱達 │ 「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當世界從扁平擺盪到營壘,我們每天生活的用品和食品也在全球化和「小院高牆」中被拉扯形塑。

在《餐桌上的經濟學》一書中,張夏準教授以豐富的發展經濟學觀點、詼諧的筆法,

將我們所吃的食物從文化、食性、經濟歷史和貿易政策切入,讓你一口接一口,欲罷不能!

――廖啟宏 │ 加州發展服務部研究首席、Podcast「一口經濟學」主持人

 

張夏準具有極為稀有的才能,

他既能夠向一般讀者解釋經濟學概念,同時又有效地挑戰經濟學主流的說法,

讓大家共同來反思主導當今世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以因應全球秩序的大變局。

――瞿宛文 |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兼任研究員

 

(依姓氏筆劃排列)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