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亞當斯密:一個關於財富、轉型與道德的故事 | 拾書所

發現亞當斯密:一個關於財富、轉型與道德的故事

$ 298 元 原價 350
這本書讓我們用日常的觀點,來看傳統經濟學理論應用在實際企業決策上,而且是用一種對社會負責任的全球化思維。那些談論「看不見的手」卻不了解它的道德意涵的人,可能都沒讀過這本書,也不會了解和亞當.斯密在營火旁促膝長談的樂趣!—Daniel J. Gertsacov,美國商業與社會責任論壇執行長

我們都活在亞當.斯密的經濟世界裡,但是,正如這個知性又詼諧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這世界並非斯密所想要的樣子。在故事裡,作者讓斯密回到現代,提醒經濟學的學生和各行各業的讀者,我們不應該變成經濟體制的奴僕,而是經濟體制應該滿足社會上每一個人的需求。 ——Joanne B. Ciulla,李奇蒙大學領導與倫理Coston家族講座主席兼教授

太棒了這本書讓亞當.斯密的思想更容易被高中生、大學生所接受亞當.斯密的哲學強調,操守、道德與信任都是市場經濟所需要的,這在今天也就是賺錢的哲理。這本書,讓「經濟理論小說」這個類型又增添了一部傑作。 ——John Morton,全國經濟教育會議(National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副總裁

懷特的這個冒險故事,是在亞當.斯密較廣泛的社會哲學脈絡下,來談斯密所謂的「自利」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本書向學生們——還有經濟學家——提出挑戰,要他們追隨斯密的腳步,在進行經濟選擇時,留下正義與良知的空間。 ——David C. Smith,經濟學倫理會議(Council for Ethics in Economics)總裁

如果「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回到現代世界, 他會作何感想?看到世人只知《國富論》裡頭「看不見的手」,卻看不到他談論財富時的道德觀點,更不知他重視的其實是《道德情操論》,所關注的是人類幸福與道德的根源,他又會多麼失望?

在本書中,他回到現代世界,和經濟學博士生理查.伯恩斯經歷了一連串的冒險,展開激辯,辯論自利不等於自私、他的經典《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的真諦、他所說的「道德」究竟是什麼、道德如何培養、惹人爭議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功過、為什麼企業應該道德與利潤兼顧、亞當.斯密對人性的看法在這本《發現亞當斯密》裡,亞當.斯密就站在大家的面前——他坦然、犀利、專注而且誠懇,他用自己的話,來為自己辯護,也傳達他真正的訊息。在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大到無法控制的今天,我們不但應該重新認識亞當.斯密,也該聆聽他對現代經濟世界的警言,還有所揭示的人性與真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