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第四版) | 拾書所

貨幣銀行學(第四版)

$ 660 元 原價 660
貨幣銀行學在商學經營科系中,佔有重要地位。隨著全球金融與經濟的快速結合,在過去,傳統的貨幣銀行學重視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現代的貨幣銀行學則強調需結合資本市場、國際金融市場進而與財貨市場的總體經濟活動有密切關係。
  本書根據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總體經濟活動的趨勢,將整體架構分為七篇,共計20章:第一篇貨幣概論,以3章的篇幅介紹貨幣的定義與演進、貨幣本位制度、貨幣供給;第二篇信用、金融體系與金融市場也包含3章,分別說明金融中介及金融體系、信用及信用工具、金融市場簡介;第三篇金融市場的價格則包含匯率、利率等2章;第四篇商業銀行共3章,分別介紹商業銀行之經營管理、銀行的演進及管制與未來、存款貨幣的創造;第五篇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分成3章介紹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工具;第六篇貨幣理論亦分成3章,分別探討貨幣需求理論、貨幣供需對所得及利率的影響(IS-LM模型)、貨幣政策對物價與所得的影響(AD-AS模型);第七篇國際貨幣制度則以3章引導讀者認識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歐洲貨幣制度、國際收支平衡表。
  本書第一版出版於2001年,當年年底即發生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安隆事件(Enron scandal)。為了挽救投資人的心,美國總統布希於2002年7月簽署一項嚴厲掃蕩企業詐騙的「沙賓法案」(Sarbanes-Oxley Act),公司治理成為重要議題。而在2004年7月我國成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則開啟中華民國金融監理一元化的時代。
  另外,在1999年美國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及2001年我國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後,顯示金融機構進入全球化經營的激烈競爭環境。2006年,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實施的「新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II),則顯示出公司治理及資本管制的重要性。尤其自2007年7月以來,美國爆發的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此亦引發世人對「證券化商品」、「銀行跨業經營」及「全球金融風險管理」等議題的討論。
  本書第三版於2008年出版後,美國於2010年7月為了有效防範金融機構「大而不倒」之系統性風險並保護消費者利益,簽署「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2010年9月,國際清算銀行發布「巴塞爾資本協定三版」,以促進金融市場穩健發展。2010年4月,標準普爾將希臘主權債務評等降至垃圾等級,引發歐債危機;2012年美國啟動第三次量化寬鬆「QE3」政策,以刺激經濟。
  第四版依上述最新的發展與趨勢修訂內容,並更新最新年度統計資料及圖表,以符合時勢變化,除了為讀者最完整、系統化貨幣銀行學概念之外,也提供最新的貨幣銀行學知識。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