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與理財並重的時代
近一年來,東南亞金融風暴就像是個久散不去的警報,每隔個幾天,報紙就以怵目驚心的標題,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們風暴造成的災難:印尼股、匯市重挫,物價狂飆引發暴動,執政三十三年的強人蘇哈托倒台;韓國經濟失血、工場倒閉、企業廉價賤賣;日本那叫全球羨慕的企業效能、永續經營的理念,突然都在眾人面前,像堆積的紙牌一樣垮下來,顯得那麼不堪一擊。同處風暴圈的台灣,新台幣也從27元兌1美元滑到35元的門前,股市大盤指數也滑落了近2000點。
但身在寶島的我們,從表面上看,好像體驗不到鄰邦風雨飄搖、風中殘燭的絕望感。公車票還是一樣15元,計程車費想漲還漲不成,台北市政府乾脆把水費附帶徵收的垃圾費踢除。錢櫃KTV、麥當勞前依舊大排長籠,遠企上千元一客的自助餐,生意好到常教為訂位的客人吃閉門羹。我們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好像對這場風暴有免疫力,一切照舊,沒有淒風苦雨的慘狀。
但在這看似平靜的背面,不知有多少人已為這場風暴付出了慘痛的財務代價。而不知向誰申冤。首當其衝的便是數以萬計的廠商,進口成本提高了三成,卻因景氣不佳,而無法全面轉嫁給消費大眾。數以千計有子女赴美留學的家庭,結匯30000美元便硬是要比年前多繳25萬台幣之多。還有無數無力的消費大眾。新台幣貶值的波及面和程度,透過幾個實例便可一窺端倪。
作者簡介
吳惠珍
學歷:政治大學保險系、台灣大學商研所畢業
經歷:怡富投資研究員
現任:中華投信行銷企劃部副理
高美燕
學歷: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
經歷:旅遊雜誌採訪編輯
現任:自由媒體工作者
施沛琳
學歷: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現任:聯合報記者
施靜茹
學歷: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
現任:聯合報綜藝新聞中心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