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通貨膨脹
國人「小富由儉,大富由天」,的觀念根深柢固。所以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家庭將大部分的閒置資金放在銀行。一則以應付不時之需,一則以藉由利息的日積月累,存下一筆養老或子女教育基金。
但事實上,這種觀念和做法已經過時了,因為根據貨幣學原理,有個十分可怕的怪獸--通貨膨脹,會噬食你的儲蓄。
通貨膨脹,是指貨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實際需求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的現象;簡單的說,就是東西越來越貴,手上的錢越來越「薄」。
中國最嚴重的通貨膨脹,發生在抗戰以至於國共內戰時期。民國二十四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政策,在二十八年之間,通貨膨脹速度緩慢,物價指數未超過法幣發行增加量。二十九年之後,情況急遽惡化,抗日戰爭勝利時,法幣發行指數為394.84,但同期物價指數為1, 785。
國共內戰逐漸激烈,軍費花費浩繁,黃金外匯大量消耗,法幣發行量節節上升。民國三十七年八月十九日,法幣發行指數為470,705.39,而同期上海物價指數為5,714,270.3,筆者曾看過一張檔案照片,當時一張提貨單上,光是100元面額的印花稅票,就貼了61,000張,於是法幣制度崩潰。改行金圓卷,每三百萬法幣兌換金圓卷一元。這是十分可怕的,通貨膨脹的惡化,也是造成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失利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將錢存在銀行,利息收入所能帶來的獲益也要減掉3%~5%的通貨膨脹率。表面上有利息收入,事實上卻接近一無所獲。事實上,據統計,過去三十年來,台灣每個人手中的每個100元,每年都會在無形中少掉5元。這麼一說,讀者就應該可以了解到通貨膨脹可怕的地方。要如何避免手上的錢變薄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正確的進行理財與投資,最起碼,也要使財富累積的速度遠遠超過通貨膨脹率。
作者簡介
王義田,1949年出生,淡江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名家出版公司發行人、財路證券週刊總編輯、聯合早報證券專業報社長、證券投資專題講座400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