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東信函」的唯一潤稿人盧米思,
認識股神將近50年,以60年資歷編著了這本書。
不過,2013年波克夏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卻四處推銷:「這是我的書。」
因為,這是他畢生最完整的語錄重現與事蹟詮釋。
★ 空前絕後的作者群:巴菲特、比爾蓋茲、《財富雜誌》首席主筆盧米思等
★ 股神所有偉大交易的細節與思惟剖析完整重現,連巴菲特自傳都不曾提及
★ 上市第一週立刻榮登《紐約時報》、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排行榜
比爾.蓋茲說:「從來沒人像巴菲特一樣,能把商業解釋得那麼清楚」。在本書,巴菲特以親身經歷,親自開示哪些事(投資、人生與經營事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保證後悔:
巴菲特是人類有史以來,唯一一個在有生之年,就把自己創立的公司從零成長到市值排名全球前十名的企業經營者。(波克夏是唯一連續15年蟬聯「全美最受推崇企業排行榜」前10名的公司。)
大家稱巴菲特是「投資之神」,其實是因為他懂經營,
他如何挽救一家好公司?如何重整壞公司?如何看出一家公司——或者一個被低估的人——的真正價值?
在《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下冊當中,巴菲特又談經營、又談股票投資,還破天荒的為投資者提供「何時可以進場買股票」的訊號,大家都知道他從來不談總體趨勢、大盤走勢,這輩子只談過兩次,本書都完整收錄了這些珍貴觀念自剖。此外還包括:
◎ 別人搞購併,都是買下→裁員→要求綜效,但巴菲特對每一家被買下的公司都說:「繼續做你們本來就在做的事。我們絕對不會要求打擊率四成的棒球選手改變揮棒姿勢。」
◎ 巴菲特怎麼併購?且看他如何出手——
一月份戴納基花15億美元買下安隆;六個月後,巴菲特透過買下戴納基,竟然只花了9億2800萬美元——這就是股神「耐心十足地袖手旁觀」的本事:「我們一直都很仔細判斷那樣的機率,這就是我們能做、而別人不肯做的事。」
◎ 許多企業自己上門求售,他們大多數主管終其一生只見過巴菲特幾面,巴菲特卻能在短暫的會面中讓他們說出:「我就是不想令他失望。」然後賣力為他工作,怎麼辦到的?「他們每週傳數字給我,包括點擊次數、成交金額……這一切都讓我愛不釋手。」
懂經營,所以投資無往不利。但為何股神獨鍾股票?你要記住股神怎麼說:
◎ 巴菲特早在2003年就抨擊衍生性金融商品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結果5年後當真爆發金融風暴)。話才說完,巴菲特卻大買這些「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他怎麼說?
◎ 2006年,巴菲特公開讚賞通用汽車執行長,不過他的力挺方式不是買股票,而是……。
◎ 投資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賠錢?股神特地開了兩堂課教你:
「投資人的典型行為是愛看照後鏡,不看前方的擋風玻璃。」
「貪婪與恐懼在市場投票那一刻扮演重要角色,卻不會在股價的體重機上留下痕跡。」
這兩句話什麼意思?不懂的話,你一定得看看這本書。
◎ 巴菲特選股,跟你哪裡不一樣?一般人多半跟著潮流的贏家,巴菲特卻逆向思考:預測輸家比預測贏家容易多了。「雖然你很清楚某個產業的重要地位,卻依然找不到可以下手的對象,因為你料不準哪些公司會賺錢。」所以,產業有前景,不代表你的投資就會獲利。而巴菲特投資的糖果、可樂、刮鬍刀平凡無奇,卻獲利非凡。
◎當今美國企業界最夢寐以求的四個字:「華倫敬上」,超級投資人巴菲特對企業的的讚美信,竟成為公認的品質保證標章,因為他穩扎穩打、彈無虛發,篤信投資的是公司,不是股票。
◎ 巴菲特當然會犯錯,然而他說:「最大的錯,不是做錯事,而是不做而錯過好機會……,我做過的投資,即使賠錢也能賠不多,但有些投資機會明知大有可為,卻錯過了,因此少賺的利潤多達一百億美元。」沒有投資微軟,錯了嗎?看股神怎麼說。
◎ 一度有很多人質疑他的價值投資法過時了,因為他打死不肯投資科技股。他回應說:
「你不會因為別人是否表示贊同就變成對或錯。」他還說:「如果我去商學院教書,我會要求每個學生計算一家網路公司的價值,然後當掉每個算出答案的學生。」
◎巴菲特為什麼把財產捐給比爾.蓋茲?股神這樣回答:
「不論誰押了大筆賭注和人比賽高爾夫,最理想的情況肯定是找老虎伍茲來代打。」(我只懂賺錢,不如蓋茲懂慈善事業)
全書妙語如珠,你一定能從裡面找到受用一生的一句話。
下冊語錄
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
如何理性?試試整天閱讀與獨立思考
1. 我整天都在閱讀。我是說,我們在中石油公司投資五億美元,而我的作為只是讀讀年報。(見353頁)
2. 除非能夠獨立思考,否則永遠做不好投資。事實上,你不會因為別人表示贊同就變對或變錯;你之所以正確是因為掌握對的事實和推論,到頭來那才是關鍵。(見415頁)
3. 投資的關鍵是推斷特定公司的競爭優勢,更重要的是能維持那項優勢多久。(見366頁)
4. 投資人的典型行為是將眼前所見投射到未來,他們有個顛撲不破的習慣:愛看照後鏡,不看前方的擋風玻璃。(見356頁)
5. 想在股市中有所斬獲的投資人,最好學習如何應付下一波不理性行為——投資人需要不理性的解毒劑,在我看來量化就是解毒劑。(見407頁)
6. 成功的投資需要偶爾刻意的不作為。(見444頁)
7. 假如牛頓不是因為投資賠錢而陷入困境,他也許已經動手研究並發現了第四運動定律:整體而言,投資人的報酬會隨著運動(交易)次數增加而遞減。(見491頁)
8. 大家需要記住,未來的報酬率永遠受到眼前的估價影響,因此必須想一想,你的錢在目前的股市中能買到什麼?(見360頁)
9. (在股市)預測輸家比預測贏家容易多了。(見364頁)
我最後悔:因為不做而錯過好機會
1. 投資人需要避免追買熱門股、爛公司,也不要預測股市高低點。(見416頁)
2. 最大的錯不是做錯事,而是不做而錯過好機會。(見484頁)
3. 在漂亮的數學算式底下——在那堆貝塔值、標準差底下——其實埋伏著流沙。(見331頁)
4. 投資的風險不該以貝塔值來衡量,而是以可能性來衡量——也就是某項投資造成業主持有期滿時,購買力不增反降的可能性有多高。(見612頁)
5. 務必躲開任何在蓋曼群島做生意的人。(見339頁)
6. 我不在乎別人知不知道(我犯了什麼錯),重要的是我自己知道。(巴菲特談自己在商業上犯的錯,見388頁)
7. 你應該投資連傻瓜也能經營的企業,因為有朝一日必會出現一個這樣的傻瓜。(見557頁)
8. 唯有等潮水退去,你才曉得誰在裸泳。(見339頁)
9. 貪婪與恐懼在投票那一刻扮演重要角色,卻不會在股價的體重機上留下痕跡。(見402頁)
跳著踢踏舞的人生,因為我心中真正的資產是——
1. (捐出財產)並沒有令我付出最珍貴的資產,也就是時間。(見601頁)
2. 除了健康之外,我最珍惜的資產是為人風趣、多采多姿、友誼長久的朋友。(見600頁)
3. 我們絕對不會要求打擊率四成的棒球選手改變揮棒姿勢。(見381頁)
4. 不論誰押了大筆賭注和人比賽高爾夫,最理想的情況肯定是找老虎伍茲來代打。(見511頁)
5. 假如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就不算真正擁有那項能力。(蒙格,見497頁)
6. 打高爾夫球時,如果每次都打出一桿進洞,那還有什麼意思?(見485頁)
認識股神將近50年,以60年資歷編著了這本書。
不過,2013年波克夏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卻四處推銷:「這是我的書。」
因為,這是他畢生最完整的語錄重現與事蹟詮釋。
★ 空前絕後的作者群:巴菲特、比爾蓋茲、《財富雜誌》首席主筆盧米思等
★ 股神所有偉大交易的細節與思惟剖析完整重現,連巴菲特自傳都不曾提及
★ 上市第一週立刻榮登《紐約時報》、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排行榜
比爾.蓋茲說:「從來沒人像巴菲特一樣,能把商業解釋得那麼清楚」。在本書,巴菲特以親身經歷,親自開示哪些事(投資、人生與經營事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保證後悔:
巴菲特是人類有史以來,唯一一個在有生之年,就把自己創立的公司從零成長到市值排名全球前十名的企業經營者。(波克夏是唯一連續15年蟬聯「全美最受推崇企業排行榜」前10名的公司。)
大家稱巴菲特是「投資之神」,其實是因為他懂經營,
他如何挽救一家好公司?如何重整壞公司?如何看出一家公司——或者一個被低估的人——的真正價值?
在《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下冊當中,巴菲特又談經營、又談股票投資,還破天荒的為投資者提供「何時可以進場買股票」的訊號,大家都知道他從來不談總體趨勢、大盤走勢,這輩子只談過兩次,本書都完整收錄了這些珍貴觀念自剖。此外還包括:
◎ 別人搞購併,都是買下→裁員→要求綜效,但巴菲特對每一家被買下的公司都說:「繼續做你們本來就在做的事。我們絕對不會要求打擊率四成的棒球選手改變揮棒姿勢。」
◎ 巴菲特怎麼併購?且看他如何出手——
一月份戴納基花15億美元買下安隆;六個月後,巴菲特透過買下戴納基,竟然只花了9億2800萬美元——這就是股神「耐心十足地袖手旁觀」的本事:「我們一直都很仔細判斷那樣的機率,這就是我們能做、而別人不肯做的事。」
◎ 許多企業自己上門求售,他們大多數主管終其一生只見過巴菲特幾面,巴菲特卻能在短暫的會面中讓他們說出:「我就是不想令他失望。」然後賣力為他工作,怎麼辦到的?「他們每週傳數字給我,包括點擊次數、成交金額……這一切都讓我愛不釋手。」
懂經營,所以投資無往不利。但為何股神獨鍾股票?你要記住股神怎麼說:
◎ 巴菲特早在2003年就抨擊衍生性金融商品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結果5年後當真爆發金融風暴)。話才說完,巴菲特卻大買這些「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他怎麼說?
◎ 2006年,巴菲特公開讚賞通用汽車執行長,不過他的力挺方式不是買股票,而是……。
◎ 投資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賠錢?股神特地開了兩堂課教你:
「投資人的典型行為是愛看照後鏡,不看前方的擋風玻璃。」
「貪婪與恐懼在市場投票那一刻扮演重要角色,卻不會在股價的體重機上留下痕跡。」
這兩句話什麼意思?不懂的話,你一定得看看這本書。
◎ 巴菲特選股,跟你哪裡不一樣?一般人多半跟著潮流的贏家,巴菲特卻逆向思考:預測輸家比預測贏家容易多了。「雖然你很清楚某個產業的重要地位,卻依然找不到可以下手的對象,因為你料不準哪些公司會賺錢。」所以,產業有前景,不代表你的投資就會獲利。而巴菲特投資的糖果、可樂、刮鬍刀平凡無奇,卻獲利非凡。
◎當今美國企業界最夢寐以求的四個字:「華倫敬上」,超級投資人巴菲特對企業的的讚美信,竟成為公認的品質保證標章,因為他穩扎穩打、彈無虛發,篤信投資的是公司,不是股票。
◎ 巴菲特當然會犯錯,然而他說:「最大的錯,不是做錯事,而是不做而錯過好機會……,我做過的投資,即使賠錢也能賠不多,但有些投資機會明知大有可為,卻錯過了,因此少賺的利潤多達一百億美元。」沒有投資微軟,錯了嗎?看股神怎麼說。
◎ 一度有很多人質疑他的價值投資法過時了,因為他打死不肯投資科技股。他回應說:
「你不會因為別人是否表示贊同就變成對或錯。」他還說:「如果我去商學院教書,我會要求每個學生計算一家網路公司的價值,然後當掉每個算出答案的學生。」
◎巴菲特為什麼把財產捐給比爾.蓋茲?股神這樣回答:
「不論誰押了大筆賭注和人比賽高爾夫,最理想的情況肯定是找老虎伍茲來代打。」(我只懂賺錢,不如蓋茲懂慈善事業)
全書妙語如珠,你一定能從裡面找到受用一生的一句話。
下冊語錄
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
如何理性?試試整天閱讀與獨立思考
1. 我整天都在閱讀。我是說,我們在中石油公司投資五億美元,而我的作為只是讀讀年報。(見353頁)
2. 除非能夠獨立思考,否則永遠做不好投資。事實上,你不會因為別人表示贊同就變對或變錯;你之所以正確是因為掌握對的事實和推論,到頭來那才是關鍵。(見415頁)
3. 投資的關鍵是推斷特定公司的競爭優勢,更重要的是能維持那項優勢多久。(見366頁)
4. 投資人的典型行為是將眼前所見投射到未來,他們有個顛撲不破的習慣:愛看照後鏡,不看前方的擋風玻璃。(見356頁)
5. 想在股市中有所斬獲的投資人,最好學習如何應付下一波不理性行為——投資人需要不理性的解毒劑,在我看來量化就是解毒劑。(見407頁)
6. 成功的投資需要偶爾刻意的不作為。(見444頁)
7. 假如牛頓不是因為投資賠錢而陷入困境,他也許已經動手研究並發現了第四運動定律:整體而言,投資人的報酬會隨著運動(交易)次數增加而遞減。(見491頁)
8. 大家需要記住,未來的報酬率永遠受到眼前的估價影響,因此必須想一想,你的錢在目前的股市中能買到什麼?(見360頁)
9. (在股市)預測輸家比預測贏家容易多了。(見364頁)
我最後悔:因為不做而錯過好機會
1. 投資人需要避免追買熱門股、爛公司,也不要預測股市高低點。(見416頁)
2. 最大的錯不是做錯事,而是不做而錯過好機會。(見484頁)
3. 在漂亮的數學算式底下——在那堆貝塔值、標準差底下——其實埋伏著流沙。(見331頁)
4. 投資的風險不該以貝塔值來衡量,而是以可能性來衡量——也就是某項投資造成業主持有期滿時,購買力不增反降的可能性有多高。(見612頁)
5. 務必躲開任何在蓋曼群島做生意的人。(見339頁)
6. 我不在乎別人知不知道(我犯了什麼錯),重要的是我自己知道。(巴菲特談自己在商業上犯的錯,見388頁)
7. 你應該投資連傻瓜也能經營的企業,因為有朝一日必會出現一個這樣的傻瓜。(見557頁)
8. 唯有等潮水退去,你才曉得誰在裸泳。(見339頁)
9. 貪婪與恐懼在投票那一刻扮演重要角色,卻不會在股價的體重機上留下痕跡。(見402頁)
跳著踢踏舞的人生,因為我心中真正的資產是——
1. (捐出財產)並沒有令我付出最珍貴的資產,也就是時間。(見601頁)
2. 除了健康之外,我最珍惜的資產是為人風趣、多采多姿、友誼長久的朋友。(見600頁)
3. 我們絕對不會要求打擊率四成的棒球選手改變揮棒姿勢。(見381頁)
4. 不論誰押了大筆賭注和人比賽高爾夫,最理想的情況肯定是找老虎伍茲來代打。(見511頁)
5. 假如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就不算真正擁有那項能力。(蒙格,見497頁)
6. 打高爾夫球時,如果每次都打出一桿進洞,那還有什麼意思?(見4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