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黃金公式找到隱藏版潛力股: 自組投資組合年賺19.9%,價值+獲利+慣性3指標,在最小的波動下得到最大效益 | 拾書所

用黃金公式找到隱藏版潛力股: 自組投資組合年賺19.9%,價值+獲利+慣性3指標,在最小的波動下得到最大效益

$ 301 元 原價 430

創造19.9%的年化報酬率,其實沒有那麼難!
三個指標就夠了: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價淨值比、過去20日股價報酬率
創造30%的年化報酬率?其實也沒有特別難!
利用上述三個指標做多,同時利用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價淨值比做空。
以上一切都禁得起嚴格的統計方法檢視,不是空口說白話,隨便說說

作者在2014年出版的《誰都學得會的最強選股公式GVI:每月選股1小時,勝過每天盯盤8小時。股市新手平均報酬15%!》。提出成長價值指標(GVI),以股東權益報酬率及股價淨值比兩項指標,來選擇股票。

在2019年,統一綜合證券將之發展為「統一特選價值成長報酬指數投資證券」(020018)公開發行。發行以來績效完勝0050。(以2021年7月16日之前的一年為例,特選價值成長報酬指數的報酬率為98.27%,0050則是60.27%)

GVI是考量一個公司股價是否便宜(用股價淨值比來衝量)以及是否有成長性(用股東權益報酬率來衡量)。但是一公司股價便宜又有成長性,也可能股價多年不漲。於是作者開始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除了股東權益報酬率及股價淨值比之外,決定引進股價在過去20個交易日的漲幅這個因子,發展為以下選股指標:
(1/3)×ROE評分+(1/3)×P/B評分+(1/3)×過去20日股價報酬評分          

而個選股指標在過去11年的年化報酬率高達19.9%,高於GVI的13.4%。

作者更進一步討論如何利用以上公式才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投資組合要含多少支股票:15檔
選股的周期要多久:1~2個月
選股的範圍是否須限制市值:只考慮市值前50%的股票

本書論述經過科學方法的檢驗,比一般以個人經驗值為依據的著作,有更較高的信及可重複性。

本書特色

經過統計驗證的投資方法
本書提出的立論經過2010年至2020年間,長達11年的股市資料庫的電腦回測。準確性絕對不是只憑記憶經驗及質化推論可以比擬的。
回測資料庫包括下市個股,避免生存者偏差。如果不包括,只用現在都存在的個股進行回測,會讓投資模型不會踩雷(事實上任何投資方法都可能踩到地雷),自然高估了投資模型的績效。

用最新的軟體進行分析
本書採用CMoney法人投資決策支援系統回測,其回測參數可以參考本書附錄。此為線上(on line) 回測系統,不只回測結果理論上較為精確,更可以回測許多精緻的投資策略,也可以產生詳細的回測交易報表。主要的缺點是回測速度慢,但這只困擾作者,對讀者不是問題。

考慮績效的所有層面
一套投資方法要考處的不只是年化報酬率,有許多面向也須一併考量,本書同時考量以下三個績效指標:
年化報酬率:投資組合的報酬率,以年化的方式表現。
年化報酬率標準差:投資組合的報酬率波動性,是否會有些年度很好,有些年度很差。
系統風險 (beta):投資組合波動與市場波動的關係,以系統風險的方式表現。

考慮所有投資要素
一個投資公式產生後,把個股依公式計算的排名,由高而低排列。要選擇前30檔或是前5檔?要多久調整一次投資組合?要不要限定個股的市值規模?
以上本書都利用資料庫的回測,提出效果最好的答案。
投資組合的市值限制:選擇市值前50%的股票。
投資組合的股數:選擇排名最佳的30檔股票,因為有市值限制,實際持股約15檔。

你一個月花一小時,就可以自組一個投資組合
由於零股交易開放,個人持有15檔股票不是難事。你可以利用本書教你的知識,每個月檢查一次持股依公式產生的排名。賣掉跌出排行的股票,買進擠入排行的股票。每個月公式化操作一次,你不用再深入研究公司營運或是技術線型。就可以長期獲得19.9%的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