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概念以政治的概念為前提。按照現代語言的用法,國家是在封閉的疆域內,一個有組織的人群所擁有政治狀態。這只是一般性的解釋,而不是國家的定義。因為我們在這裡所關注的,乃是政治的本質。
只有透過揭示和界定特定的政治範疇,才能獲得政治的定義……而所有政治活動和政治動機所能歸結成的具體政治性劃分,便是劃分「朋友」與「敵人」。……[因此],政治造成了最劇烈、最極端的對抗,而且每一次具體對抗的程度越接近極點,形成「敵—友」的陣營,其政治性也就越強。在作為一個有機的政治統一體的國家之內,「敵—友」劃分完全是由自己決定的。
什麼是「政治」?在施密特的看法中,「能夠劃分出敵友」的場域才是政治的場域。因此,政治不是「管理眾人之事」,不是「價值之權威性分配」,更不是什麼「追求人類最高最終的善」!政治不折不扣就是:「找出誰是朋友,誰是敵人」。
本書為西方的「政治」研究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但也使作者招致許多的罵名。因為,在「敵友劃分」下,政治變成你死我活的爭奪戰:「政治」的競爭不僅是資源競爭、土地競爭、人口競爭……,更是生存的競爭。競爭最後終將演變成「戰爭」,以消滅敵方的生命作為自我生存之保障方式。在自由主義式憲政民主主義者的觀念中,這種「政治」觀點絕對必須嚴加譴責、痛予駁斥,否則,人民的基本權利將遭到最大的威脅,國家也勢必面臨分裂的危機。
但是,施密特真的是這樣一位主張以戰爭為前提的思想家嗎?讀者若再參考《憲法學說》一書,將對施密特之「政治」觀念,有更全面深刻的收穫。
只有透過揭示和界定特定的政治範疇,才能獲得政治的定義……而所有政治活動和政治動機所能歸結成的具體政治性劃分,便是劃分「朋友」與「敵人」。……[因此],政治造成了最劇烈、最極端的對抗,而且每一次具體對抗的程度越接近極點,形成「敵—友」的陣營,其政治性也就越強。在作為一個有機的政治統一體的國家之內,「敵—友」劃分完全是由自己決定的。
什麼是「政治」?在施密特的看法中,「能夠劃分出敵友」的場域才是政治的場域。因此,政治不是「管理眾人之事」,不是「價值之權威性分配」,更不是什麼「追求人類最高最終的善」!政治不折不扣就是:「找出誰是朋友,誰是敵人」。
本書為西方的「政治」研究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但也使作者招致許多的罵名。因為,在「敵友劃分」下,政治變成你死我活的爭奪戰:「政治」的競爭不僅是資源競爭、土地競爭、人口競爭……,更是生存的競爭。競爭最後終將演變成「戰爭」,以消滅敵方的生命作為自我生存之保障方式。在自由主義式憲政民主主義者的觀念中,這種「政治」觀點絕對必須嚴加譴責、痛予駁斥,否則,人民的基本權利將遭到最大的威脅,國家也勢必面臨分裂的危機。
但是,施密特真的是這樣一位主張以戰爭為前提的思想家嗎?讀者若再參考《憲法學說》一書,將對施密特之「政治」觀念,有更全面深刻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