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青山 | 拾書所

青史青山

$ 390 元 原價 390

人民網北京4月12日訊 由中共中央台辦海研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兩岸經貿論壇將於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爲迎接論壇的召開及紀念原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和平之旅”一周年,大陸昆侖出版社和臺灣問津堂書局,近日在海峽兩岸同時出版發行了長篇小說《青史青山》簡體版和繁體字版。

  記者從該書作者閻延文女士處得知,連戰先生爲小說《青史青山》題寫書名,成爲小說《青史青山》引起關注的亮點。日前,連戰先生已連續兩次分別爲小說和光盤題寫了硬筆書法和毛筆書名。據悉,4月中旬兩岸經貿論壇期間,將舉行隆重的《青史青山》光盤和圖書贈送儀式,將其作爲珍貴的禮物贈送給連戰先生和臺灣同胞。届時,《青史青山》作者閻延文、北京新聞廣播及兩家出版社,將與連戰先生一起追憶連橫先生及臺灣日據50年中爲皈依祖國而奮爭,以至獻出生命的先賢志士。

  小說《青史青山》是大陸女作家閻延文,歷時十年創作的“臺灣三部曲”第三部;是大陸首部以《臺灣通史》作者、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祖父連橫先生爲主人公的長篇歷史小說,表現臺灣知識分子輝煌堅韌的生命旅程。小說《青史青山》還未停筆,就被幾家出版社看好。日前,《青史青山》繁體版已登陸臺灣,臺灣問津堂書局總經理方守仁先生調動全部力量,以驚人的速度,從接到書稿到正式出版繁體精裝版僅用了十幾天的時間,而且裝幀精美。《青史青山》簡體版由大陸昆侖出版社出版。4月10號《青史青山》繁體版與簡體版已同時面世。據瞭解,這種海峽兩岸同時關注一本小說,臺灣大陸同期出版、同時面世的現象,在出版界還屬罕見。

  小說《青史青山》也引起美國華文界的關注。美國紐約“大華語電臺”目前正籌備開播閻延文的長篇小說《青史青山》,恰與北京新聞廣播“紀實廣播小說”欄目形成全球範圍的對播。據悉,美國紐約“大華語電臺”還要對《青史青山》的作者閻延文進行越洋採訪。長篇小說《青史青山》兩岸三地同時面世,是出版界和廣播界的一大盛事。美國著名漢學家趙浩生教授,一直關注作家閻延文的“臺灣三部曲”。他評價說:“這位中國大陸的年輕女作家,殺氣騰騰地殺向世界文壇。臺灣三部曲,每一部都令人矚目。現在,她的第三部《青史青山》又要出版了,太了不起!我想這部小說更值得期待。”

  該作品以主人公連橫的命運貫穿歷史,塑造沈少鶴、江海嘯,以及女性人物沈筱雲、王夢凝、和田美惠、沈雨荷、山下美子等錯綜複雜的命運糾葛,和血肉豐滿的情感故事。小說富有藝術表現力和語言感染力,是作家精心打造數年的長篇力作。1895年李鴻章簽定《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日本,劉永福率黑旗軍捍衛寶島。十七歲的主人公連橫,在連宅馬兵營黑旗軍帥府與劉永福結下了風雨情誼,一段輝煌而壯烈的歷史就此展開。小說以1895年臺灣割讓到1945年臺灣光復的抗日50年爲背景,再現了塵封歷史的抗日英雄簡大獅、霧社起義領袖莫那魯道和公布《田中奏摺》的臺灣義士蔡智堪等歷史群像,正面描寫了苗栗起義、西來庵起義、《田中奏摺》事件、霧社起義、臺灣光復以及台民在日本高壓政策下“寧做自由魂,不做亡國奴”的悲壯畫卷。愛國史學家連橫先生,以畢生精力撰寫《臺灣通史》,是臺灣近代史的一個奇迹。“國可滅,而史不可滅”的執著精神,使他在腥風血雨中書寫了中華民族開台建台的名山青史,成爲臺灣是中國領土的如鐵書證。一册青山青史,站起的是一個山脉般不屈的民族。《青史青山》宏觀上是民族的心靈史,而微觀上則是一群人的生命之詩。在日本占據臺灣的黑暗歲月,小說中這群山脉般巍峨不屈的人們,椎心泣血,渴望光復。用他們的熱血頭顱撞擊歷史,發出渾厚嘹亮的回聲。這生生不息的民族魂魄,正是中國人的精神和骨胳。

  10年前,1995年作家閻延文開始“臺灣三部曲”《臺灣風雲》、《滄海神話》、《青史青山》的創作。“臺灣三部曲”不僅書寫兩岸歷史血緣的故事,更追求用中國文化的視角和思維,解讀臺灣三百年史。第一部《臺灣風雲》抒寫中法戰爭到甲午戰爭、馬關割台的歷史壯劇;第二部《滄海神話》從16世紀末期到19世紀黎明,描繪中華先民拓荒臺灣的人間神話;第三部《青史青山》的主人公連橫先生和莫那魯道等人,則在空前的民族浩劫下,形成中華文化和民族氣血的凝聚,凸現出中國人的熱血骨胳。

  作家閻延文無不感慨地說:“10年前,我爲自己選擇了一種命運。這是一種女作家很難承受的命運。多年後的今天,我寧願相信是那種命運選擇了我。10年前那個午後的雨滴作證:歷史賜給我多少感動與激情,我用女性的柔弱之筆,交付了多少青春和熱愛。‘青山青史未能忘’,這是一種非常强大的民族文化精神。我相信,任何一個當代漢語作家,都應該以自己的母語文化——中國文化爲驕傲,走進民族歷史的神聖源頭。”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