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 拾書所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 357 元 原價 420

為什麼政見如此美好?政策卻總是跳票?
我的一票到底能有多少影響力?
民主集合眾人的「偏好」,但決策仰賴眾人的「智慧」
當智慧與偏好起衝突,理性就是天方夜譚


美國《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英國《金融時報》年度好書
獨立出版人圖書獎 銀獎
《華爾街日報》《紐約客》《時代雜誌》《巴倫週刊》等重量級媒體熱議如潮

.2016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以些微差距脫歐成功,但有八成以上的民眾根本不知道歐盟是什麼?隨即有400多萬選民希望重新投票。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為什麼醜聞幾乎變成川普與希拉蕊的辯論重點?
.為什麼小布希的競選策略是恐懼,而歐巴馬則是希望?
.歷史證明,保護主義與最低薪資政策可能加劇金融危機,但為什麼仍有許多國家堅持施行?

理想的民主制度,是每一位選民都能仔細研究候選人的政見,為自己的利益,投下理智的一票。如此,社會就能取得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但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支持的政客表現不如人意,政府推行的政策也沒有效果。人民最大的疑問是:「我的一票究竟能決定什麼?」

一人一票得到的最佳答案?

本書作者卡普蘭提出「反市場」、「排外」、「創造就業」、「悲觀」等四種偏見,解釋這些偏見如何影響政策。以2016年6月的英國脫歐公投為例,當BBC記者訪問民眾對於脫歐的看法時,民眾的回應出乎預料:「我投脫歐,但是我沒有想到真的會脫歐!」投票成為普羅大眾宣洩情緒的管道,當民眾普遍不贊同自由貿易,認為如果沒有貿易保護,外國人就會得到本國人應得的利益,甚至搶走自己的工作機會時,選民的某些投票行為,就只是為了教訓政治菁英,但在表達情緒之後,卻無法估計選舉結果所付出的代價。

民主的缺陷,就是人性的缺陷

畢竟,民眾喜歡聽政治人物的八卦與小故事,尤甚於研究政治與政策。政客的明星特質容易吸引普羅大眾的目光,抵抗敵人與成長救贖的故事激勵人心,短期見效的政見更是投選民所好。1992年美國總統大選,82%的民眾都知道老布希的狗叫什麼名字,但不知道老布希與柯林頓都贊成死刑;而2000年,小布希的競選團隊,要求小布希不要與民眾談經濟,只談恐怖主義造成的恐懼與年少輕狂的救贖;2008年,歐巴馬則主打不畏艱難的改革形象與非裔身分。這些都是選民朗朗上口的故事,但都不是真正的政策。

選民真的「無知」嗎?投錯票的代價

傳統政治經濟學家認為,選民並不清楚自己的期望,因此他們會「無知」地胡亂投票,這種無知的隨機性,讓好壞決策互相抵消,此時,只需要有少部分的有識之士,為群眾投下「智慧」的一票,社會便能逐步邁向盡善盡美。本書推翻這個觀念,卡普蘭研究指出,大眾的投票行為容易受到政治智識與偏見影響,意味他們會有「意識」地投票,甚至在選擇上理由完整,選民的行為看似「理性」,卻導致我們無法預計選擇後的結果是好是壞,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