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擂台:人類政體的千年發展,如何決定我們的當下與未來 | 拾書所

民主的擂台:人類政體的千年發展,如何決定我們的當下與未來

$ 442 元 原價 560

歷史還未終結,民主已走向衰敗

這是場民主vs.專制的生死擂台,人類千年政治體制發展的長河

 

民主並不是西方獨有的體制,世界各地都有過「早期民主」的蹤跡,
「早期民主」跟「現代民主」又有什麼不同?

 

若民主是人類世界自然發展出的常態
為何中國、伊斯蘭、俄羅斯等地區最終是選擇專制,而非擁抱民主?

 

在這場民主與專制的永恆賽局中,我們真正該思考的

不單是「專制多麼邪惡」、「民主能否存續」

而是在人類的「理性選擇」下,我們該如何繼續精進、深耕民主

 

【本書特色】

#視野宏大、提綱挈領,以全球史的角度剖析民主發展的四千年史。

#辯證「早期民主」與「現代民主」的不同,破除民主是源自西方的刻板印象。

#探討「民主」與「專制」兩種體制的消長抗衡,什麼因素下民主會得勝,又是什麼狀態下專制會占優。

#探索現代民主的問題根源,民粹因何而起?民選政府為何會走向專制?人們為何不信任政府?

 

【內容簡介】

 

民主從何而來?如何維持?未來又會走向何方?這些都是當今「民主焦慮」時代,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不同於坊間常見的民主理論著作強調近兩三百年的發展,本書作者史塔薩瓦吉會將時間拉深、地域拉廣,跨越歐洲、亞洲、中東、非洲及美洲地區,追索比較四千年來不同政治統治體制的歷史變化,來回應我們所遇到的民主問題。

 

當我們回頭審視民主的演化後,我們會發現民主並不是特定時空下的產物,更不是歐美西方的專利,當剝除掉「現代民主」才有的代議制度外衣,將這種政治體系回歸到「統治者必須透過某種集會形式,尋求被統治者同意」的基本定義時,我們會發現世界各地都有形形色色的「早期民主」存在。

 

但既然「早期民主」是人類世界發展出的常態,為何後來有這麼多的國家或地區變得「不那麼民主」?這時我們就需要探究跟民主政體互相背反的「專制政體」,人類會在什麼主客觀因素下選擇採用專制,原本有著「早期民主」的國家為何會被取代。作者接下來更進一步探問,中國、中東、俄羅斯為何會用他們自己的邏輯,發展出一條跟歐美完全不同的道路。

 

接下來,本書論及「現代民主」如何出現於十八世紀大西洋英美世界,繼而向外擴張到歐陸與其他地方。我們今天認識的民主,其實僅僅發展了兩三百年,是相當晚近的產物,其特色是擴及全民的普選權與民選官員不受選民控制的「全權委任」機制。本書認為現代民主雖透過選舉解決國家龐大的問題,但卻同時增加選民跟政府的疏離感,人民無法掌握自己選出來的人的作為,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自此油然而生。

 

最後,作者也認為現代民主吸收了部分專制的要素,反倒形成同時擁有代議制度與官僚體系的中央集權強大國家,人民不僅可能不信任政府,政府也可能「假民主之名、行專制之實」。民主絕非福山所說歷史終結的唯一形式,而是一個還在演化、精進、改變的政治體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