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島嶼共和國即將誕生
司馬文武
一九八三年西德綠黨在選舉中首次跨過五%的門檻獲得國會席次,當時我在德國下薩克遜的漢諾威訪問;看到綠黨內部的基本教義派和務實派,為了路線問題而激烈爭辯,想到台灣的黨外也正在為公職掛帥和運動路線而爭。綠黨主張每一位公職任期只能作一半,另一半任期由候補者接任,這樣既可以培養人才,也可以防止權力的腐化。而台灣的黨外也有人以「一屆立委,終身黨外」為號召,綠黨認為穿西裝打領帶是中產階級的保守象徵,他們認為內部不斷的批判,才能創造進步的動力,而台灣的黨外內部也有激烈的批判和人身攻擊,我從綠黨看到台灣反對運動
民進黨在一九八六年成立,這個事實本身即已打破「天無二日,地無二主」的儒家文化傳統。「忠誠反對黨」的概念,能為台灣社會所接受,已使台灣在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社會中獨樹一幟,完全推翻了李光耀的亞洲價值。
台灣這個亞熱帶的海島國家,是一個以漢人為主的移民社會,它結合閩南地區的文化、東洋文化、西方文化、原住民文化,以及國民黨從大陸帶來的儒家文化,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歷史的悲情,固然有助於凝聚情感和認同,但是地理和經貿環境,也界定了台灣政治發展和前途走向。
台灣民主運動雖然也以民主、自由、人權作號召,卻提不出有別於國民黨的社會經濟政策。省籍意識和國家認同是黨外運動最大的動力;因為外來政權的本質是國民黨的致命傷,然而,省籍意識和歷史悲情是兩面刃,它終必也會限制民進黨的發展。
在曠野中傳道,替弱勢團體作代言人,或者積極進入體制,讓自己的理想有實踐的機會,這是反對黨必須面對的抉擇。有人將它貶為把靈魂交給魔鬼,以換取永生的「浮士德式買賣」(Faustianbargain)。民進黨的轉型頗有成績,似可證明這是一樁不錯的交易。
郭正亮像一位外科醫師,他銳敏的觀察力,有如手術刀般的鋒利。民進黨在轉型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和當時的國內外背景,他均有全面性的觀照,重大事件和議題爭議的前因後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脈絡分明,他把民進黨的李豋輝情結,分作「擁李、聯李和反李」三個階段,各有不同的背景。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前後矛盾,從早期的正常化主張到激進台獨的保守化,以及中國政策大辯論,其中的來龍去脈,一目了然。
民進黨從早期的住民自決、台獨黨綱到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獨,這中間走了一段曲折道路。最後,「新世代綱領」主張台獨不是神聖使命,也不是任何黨派的私產。這是民進黨轉型過程中最重要、也最具爭議性的題目,
要了解民進黨,不能不了解這段心路歷程。
這本書旁徵博引,不論對人物個性的分析,媒體政治的利弊,執政之路的變數,皆有深入觀察。作者本人遊走於學術與政治之間,兼具參與者和觀察者的雙重角色,加上熟悉國際政治,援引各國政黨的轉型實例,手到擒來,不費功夫。使這本書在歷史的洞察力上增添不少國際視野。
兩黨往中間路線靠攏
美中不足的是,這本書以民進黨為主軸,因而對國民黨的轉型著墨不多。其實,在同一個時間,國民黨轉型所遭遇的困境並不亞於民進黨,基本上,這兩個政黨的轉型是互相激盪,互為因果的。
國民黨在蔣經國晚年就開始修正方向,推動本土化和自由化的路線。但是真正的轉型從李豋輝開始,在意識型態上,他拋掉大中國意識,大談台灣優先、台灣人的悲哀和新台灣人主義,他積極鼓吹台灣主體性,推展務實外交。「認同台灣」是民進黨的私有權,現在李豋輝也舉起這支大旗,使它變為公共財。
兩黨的轉型,使他們不約而同的逐漸往中間靠攏,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次選舉,都使他們互往中間靠一點;但是轉型是要付代價的,國民黨的代價是流派之爭、新黨的出走和中生代的卡位。可惜,國民黨至今找不到新定位,它像一艘破舊的老船,連要轉個彎都很困難,它的轉型轉得七零八落。
日本的社會黨和英國工黨,都成功地拋棄老教條,才能獲得執政機會。但是南韓反對黨領袖金泳三,先與盧泰愚交換條件,結成至盟,然後才獲得單獨執政的機會,並不算轉型。因為,南韓的政黨均以領袖為核心,政黨組織十分鬆散,他們的分合與成敗,對台灣的參考價值不高。
以芬蘭模式和波蘭模式來作為未來台灣與中國關係的參考架構,勢必引起很多討論。事實上,「芬蘭化」的概念在十多年前即有人提起,在冷戰後的今天,重新檢討這個模式,仍然具有啟發作用。因為,儘管從地緣政治學來看,台灣是地理的人質,然而「地球村」與「部落化」這兩種完全相反的力量同時並存,科技經貿的發展,使天涯若比鄰,政治和文化上的需求,卻使許多先進民主國家產生分離和獨立的聲浪。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也包含各種可能性。
回顧民進黨的來時路,不難看到它的發展軌跡,但是,未來何去何從,卻必須摸著石頭過河,無人可以指點明燈。例如,轉型轉出了人頭黨員這種比國民黨更惡質的選舉文化,真是始料所未及。幸好,民進黨已經克服了那麼多的挑戰,雖然萬山不許一溪奔,但早已越過高山峽谷,奔向平原。
看完這本書之後,不只會對民進黨有進一步了解,也會增加對民主政治的信心,因為民主價值和政治意識的提升,也使台灣社會逐漸轉型,一個新興的島嶼共和國即將誕生了。
(本文作者為評論家)
作者簡介
郭正亮
一九六一年生,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從大學時代開始,即長期參與台灣民主運動,曾任學運刊物《南方》雜誌總編輯,筆名迅江。
歷任《中國時報》專任主筆、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等,現為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