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曰:讀通鑑,論歷史(2) | 拾書所

柏楊曰:讀通鑑,論歷史(2)

$ 213 元 原價 250
曆法改革 紀元前一○三年,西漢王朝(首都長安【陜西省西安市】)牧丘侯(恬侯)宰相石慶逝世。 紀元前一○三年,西漢政府開始採用夏王朝曆法,把元旦定為正月一日。這個重大突破,以二千餘年,直到今天(二十世紀八○年代),仍是一件大事。通鑑竟沒有交代明白。翻閱去年(前一○四年)關於制定曆法的記載,只說到劉徹下令工孫卿、壺遂、司馬遷共同擬定西漢王朝太初曆,卻沒有報導這項建議是不是批准,更沒有報導實施日期。 這正是古史書的最大特徵之一,說不清楚。有人抨擊中國方塊只是一種詩的文字,因為它的精確細緻度不高,無法作精密的陳述和說理,甚至不能描繪較深刻細緻的感情。我承認如此,但我反對因此就認為中國方塊絕無法使條例分明。因這是思考方式問題,運用文字功力問題,和表達能力問題。把史書弄成一盆漿糊似的,不限於文言文和方塊字,如果頭腦沒有條理,白話文和拼音字,也是一樣。 作者簡介 柏楊,河南輝縣人。以郭衣洞之名從事小說創作,為寫作生涯之使。一九六○年代用柏楊筆名為《自立晚報》及《公論報》撰寫雜文,揭露中國文化的病態與社會黑暗面。一九六八年三月七日,以挑撥人民與政府間感情罪名被捕,至一九九七年四月一日起被釋放。出獄後,續為《中國時報》及《台灣時報》撰寫專欄,並曾赴多國發表演講,引起強烈的迴響。其作品類型廣泛,含括小說、雜文、詩、報導文學、歷史著作、文學選集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