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稱帝了還是流氓 | 拾書所

劉邦稱帝了還是流氓

$ 249 元 原價 249
什麼樣的人才算英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有萬夫不擋之勇者並不一定是英雄,一怒而使流血遍地的人也不一定是英雄,英雄是那些善於辨識時事、順應時事乃至創造時事的人。
劉邦與項羽的楚漢爭霸,是一場既機智、壯烈、以及迷漾的戰爭。
將才、帥才、王霸之才。何謂將才?將才可以率領戰士衝鋒陷陣,進則能勝,退則有序,謀則有道;何謂帥才?帥才可以統馭眾將,指揮群雄,胸懷全局,深謀遠慮,國家有難則可獨當一面;所謂王霸之才,可以通觀時事,洞察未來,既善於與世推移,又獨具慧眼,還要剛毅堅韌而又知人善任。
楚河漢界的爭霸,劉邦贏了,贏在能知人善任、贏在能採納忠言;項羽輸了,輸給了時勢、輸在自大。劉邦說:運籌帷幄他不如張良,調兵遣將不及韓信,後勤補給全賴蕭何,才在楚漢相爭裡,戰勝項羽,最後讓項羽兵敗垓下,烏江自刎。項羽有機會贏的,如果他不那麼婦人之仁、不那麼有英雄原則、不給劉邦以喘息的機會,他將是楚漢爭霸的王者。
在楚漢戰爭之初,項羽佔了優勢。劉邦文不能提筆,武不能上陣,而項羽勇冠三軍,力能拔山舉鼎;從兵力上說,楚漢相爭開始時劉邦僅有十萬人馬,而項羽擁四十萬雄兵其勢已然確立。後來劉邦鞏固了關中,接受蕭何、張良等人的獻策,發展農業,安撫百姓,訓練兵士,招降納叛,凡有投靠者立即重用,授以高官厚祿,使項羽手下將士逐漸離心,紛紛轉投到劉邦帳下,劉邦進一步採用張良、陳平等人的計謀,離間項羽的手下,讓項羽把忠心耿耿的謀士范增趕走,使其他人望而卻步。又極力籠絡諸方力量,進而成為楚漢爭霸的贏家。
綜觀楚漢相爭劉邦做的總結相當精闢,劉邦置酒雒陽南宮,向群臣發問: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都武侯高起、信平侯王陵答道: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但是劉邦卻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項羽說過一番壯烈的話:「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民之父子為也。」項羽的失敗其實是道德的悲劇,「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項羽此話並不荒謬。他之所以讓後人感嘆虛欠欷、追思懷念,多半在於其道德力量和人格特質,項羽畢竟是項羽,在生死關頭之際,他沒有選擇逃亡,而選擇了死亡。他對江東父老有情,對虞美人有情,對戰馬也充滿了深情。最後他說: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李清照的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一生雖然做了坑殺秦軍二十萬降卒、殺秦王子嬰,火燒阿房宮等許多不道德的事,但他最後卻死得非常道德,為自己畫了一個完美的人生句點。後世人們把他看做失敗的英雄,崇敬而惋惜,就是因為這一點。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