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溥儀獲特赦後,極不願人家再稱呼他是過去的中國末代皇帝或從前的宣統皇帝。
他說:「過去的溥儀已經死了。」
*著名歷史小說家高陽作序
*獲九項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末代皇帝」原著
*最為全世界熟知的一位中國皇帝
「我坐了汽車,腦子裏只顧想我的紫禁城,想我當年被馮玉祥的國民軍趕出城的情形,也想到『東陵事件』和我發過的誓言,我的心又被仇恨和慾望燃燒著,全然沒有注意到長春街道的景色是什麼樣子,被恐怖與一種仇恨弄得沉點的市民們,在用什麼樣的眼色看我們。過了不多時間,車子駛進了一個古舊的院落。這就是我的『執政府』。」──溥儀《我的前半生》
溥儀的「前半生」,可說是現代中國革命過程的反映;他的「後半生」,只是日暮崦嵫的餘年。有個筆名「秦雲」的軍統人員,以約四萬字的篇幅,記述溥儀自「特赦」,以迄死於「文化大革命」的七年日子,題名「溥儀的後半生」。
這篇文章純以旁觀者的立場來描寫,其價值並不比溥儀的自傳來得低;甚至有些地方還要超過。因為人苦於不自知,溥儀性格上的缺點,他自己不知道,或雖知而諱言;尤其是因為從小做皇帝而養成的特殊生活習慣,在他認為理所當然,更必須有個客觀的人指出來,才能活生生顯出他的全人格。
他說:「過去的溥儀已經死了。」
*著名歷史小說家高陽作序
*獲九項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末代皇帝」原著
*最為全世界熟知的一位中國皇帝
「我坐了汽車,腦子裏只顧想我的紫禁城,想我當年被馮玉祥的國民軍趕出城的情形,也想到『東陵事件』和我發過的誓言,我的心又被仇恨和慾望燃燒著,全然沒有注意到長春街道的景色是什麼樣子,被恐怖與一種仇恨弄得沉點的市民們,在用什麼樣的眼色看我們。過了不多時間,車子駛進了一個古舊的院落。這就是我的『執政府』。」──溥儀《我的前半生》
溥儀的「前半生」,可說是現代中國革命過程的反映;他的「後半生」,只是日暮崦嵫的餘年。有個筆名「秦雲」的軍統人員,以約四萬字的篇幅,記述溥儀自「特赦」,以迄死於「文化大革命」的七年日子,題名「溥儀的後半生」。
這篇文章純以旁觀者的立場來描寫,其價值並不比溥儀的自傳來得低;甚至有些地方還要超過。因為人苦於不自知,溥儀性格上的缺點,他自己不知道,或雖知而諱言;尤其是因為從小做皇帝而養成的特殊生活習慣,在他認為理所當然,更必須有個客觀的人指出來,才能活生生顯出他的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