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日戰爭:盧溝曉月 | 拾書所

中國抗日戰爭:盧溝曉月

$ 238 元 原價 280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大清帝國逐漸成為列強船堅砲利之下的獵物,而同一時期稍晚被叩開國門的日本,也同樣面臨著淪為西方列強淩辱對象的命運,但是隨後兩個東亞重要國家走上了不同的改革之路。日本透過明治維新習得西方文明,國力日強。此後數年,日本又在爭奪東北亞霸權的日俄戰爭中決定性地擊敗了世界強國之一的沙俄帝國,控制了朝鮮半島,並將觸角伸向滿洲,對首當其衝的清帝國滿懷覬覦之心。

長城抗戰之後,日本一面經營滿洲,一面積極準備進一步蠶食華北;中國方面則一面積極積蓄國力、訓練軍隊、整頓國防,一面花費巨大的精力清剿南方省份的蘇維埃革命與動亂。日本在華北的侵略活動引起中國民眾越來越強烈的抗日訴求,對於攘外和安內的先後次序出現分歧,終在1936年的西安事變達到了最高潮。隨著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基本國策,國內的力量重新統一到抵抗日本侵略的旗幟之下。

1937年7月7日,日本中國駐屯軍一部在北平附近的宛平縣進行軍事演習,夜間日軍以士兵失蹤為藉口,要求進入宛平縣城調查。遭到中方斷然拒絕後,日軍於8日清晨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駐守在宛平的中國軍隊奮起抵抗,一場中國對日全面抗戰的序幕於焉拉開。

抗戰期間,中國軍隊面對日軍的優勢裝備和戰鬥力,常常付出慘重的代價,中國抗日戰爭不朽的功績就在於:雖處極其困難和幾近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仍能堅持奮戰數年,在幾無可退的大西南,兵源和資源皆陷入匱乏之時,抗戰的意志始終如一。歷經八年抗戰,在中國軍隊不屈不撓、眾志成城、可歌可泣的浴血奮戰下,日軍流盡了戰爭的血液,中國戰區的屹立不倒也牽制了日軍主力部隊,形同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戰爭中的盟國軍隊,為中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同時使自己一躍而成為戰後創建聯合國、維持戰後新秩序的五強之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