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朝開明路線發展,最後卻總以革命血腥告終,
近七十年來的中國,
總是重複上演著鞏固權力欲望與無辜百姓的犧牲,
尖銳而痛苦的循環
▎跳出我們熟習的史觀論述,以他者眼光重新審視——中國如何成為中國! ▎
《追尋現代中國:從共產主義到市場經濟》從一九四九年國共分裂及韓戰為起始,以新儒學在中國政界的復興收尾,展現了七十年來中國政治、經濟、外交的遞嬗。
史景遷在本書開宗明義寫道,晚明至今,中國權力階層總是缺乏和平轉移過程,曾發生於晚明士子、清末維新,以及民初文人的境遇,在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依舊永無止盡地輪番上演。當毛澤東、周恩來、華國鋒、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彼此為了權力機鋒相對,檯面下是一代又一代的文人與百姓在禁錮的保守氛圍中,欲意從極權縫隙裡爭取民主而流血犧牲。皇城前的天安門,見證了幾代人的革命精神與百年來無法斷絕的明爭暗鬥,以及人們對於國家繁榮的渴望。
上個世紀末,史景遷在撰寫《追尋現代中國》時,正是六四天安門事件前,著眼的是封閉的中國。當時中國無異於晚明,亟需內部變革且動盪不安,領導人皆以真理之名鞏固其權力,限制人民在各個領域的遠大抱負。儘管經濟上的變革引來開明的希望,但每一次變革又激發鞏固權力的血腥鎮壓,如此一再輪迴。對於史景遷而言,若中國要開創自己的道路、若西方要了解中國,尤其是大分流後東西方何以在現代化上走向不同道路,必不能迴避從晚明至現代的中國是如何形成的,這正是初版《追尋現代中國》的緣起。
二○一三年的三版,除了將時序擴寫至胡錦濤、溫家寶的「胡溫體制」外,基於近幾年的經濟取向,更有幅度地增加經濟影響政治之細節;而對於各政權如何運用「自由主義」、「民主」來鞏固權力,三版裡也未曾絕跡。回顧《追尋現代中國》,讀者會發現本書不僅是西方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入門經典,亦補足了立場鮮明、資訊不對等的兩岸史書的中立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