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據台38年(1624-1662)並實行殖民統治,為台灣史研究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但以往這方面的研究尚屬薄弱,專著甚少。作者自1978年以來,一直從事台灣史的研究,近十餘年來更盡力搜集各種中外文資料,包括古籍、檔案、奏稿、方志、日記等,並全面查閱大陸、台灣、日本、荷蘭、美國學者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充分利用日譯本《巴達維亞日記》這類第一手資料,使本書能夠較全面地描繪出當時台灣社會生活的具體狀況,讓讀者對這段歷史有一個既系統又細緻的認識。
而且,作者對荷據時代許多重要的歷史問題都作了相當深入的研究,以客觀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如:荷據時代的歷史分期,台灣被荷人侵占的原因,荷人對日本、西班牙、中國當局及鄭芝龍的不同策略,荷人由從事轉口貿易到以經營本島為主的轉變,台灣轉口貿易由盛到衰的演變,荷據時代對台灣發展的影響等。此外,作者還用數學方法重新估算了若干重要數據,如,他根據徵收人頭稅的資料,估算出荷據時代若干年代漢人的人口數字、男女比例及人口流動狀況;測算出歷年的砂糖、稻榖產量及稻作租稅的標準;編製出歷年財政收支表等等。用必要的數據說明自己的論點並相當有說服力,亦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而且,作者對荷據時代許多重要的歷史問題都作了相當深入的研究,以客觀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如:荷據時代的歷史分期,台灣被荷人侵占的原因,荷人對日本、西班牙、中國當局及鄭芝龍的不同策略,荷人由從事轉口貿易到以經營本島為主的轉變,台灣轉口貿易由盛到衰的演變,荷據時代對台灣發展的影響等。此外,作者還用數學方法重新估算了若干重要數據,如,他根據徵收人頭稅的資料,估算出荷據時代若干年代漢人的人口數字、男女比例及人口流動狀況;測算出歷年的砂糖、稻榖產量及稻作租稅的標準;編製出歷年財政收支表等等。用必要的數據說明自己的論點並相當有說服力,亦是本書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