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依德的繼承者、全球百大思想家──潘卡吉‧米什拉深度剖析時代雙巨作
這是一場所有人對抗所有人的戰爭。是近百年的世界,也是現在的世界──我們的世界。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從梁啟超到泰戈爾,喚醒亞洲與改變世界》
1905年,日本艦隊在對馬海峽大敗俄羅斯海軍。這個被美國羅斯福總統稱為「世界史上最重大的現象」,不但使東方知識分子自信心大增,更扭轉了東方國家「垂死」、「生病」的形象。過去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西方人主筆的世界史,終於被東方衝擊、改寫。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一書以宏大的視野,呈現自19世紀起始的現代亞洲改造過程,以哲馬魯丁‧阿富汗尼與梁啟超二位為主,描述東方思想家們在西方之手伸進他們所處社會時是如何觀察、反應?面對有形與無形的物質、經濟與知識、精神領域的入侵時,他們如何理解自身的歷史與社會?而這些對時代的回應又推動了哪些改革與變化?
日俄戰爭、中國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鄂圖曼現代化、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興起,這些連串的關鍵事件共同決定了今日亞洲的格局。在多次掙扎、痛苦的衝撞與變革中,東方看似終於脫離西方的掌控,開始書寫屬於自己的現代歷史,用自己的方法擺脫傳統框架、重塑亞洲,但隨之而來的衝突與日俱增,甚至落入了仿效西方而喪失自身文化的危機。
被西方船堅砲利與資本擊潰的東方文明核心,究竟在這百年來的痛苦掙扎與不斷自我質問之中;在痛恨西方卻又不得不向西方學習,甚至僅能以此方式復興亞洲的過程中,變成了什麼樣子?現今的我們又找到解方了嗎?
潘卡吉‧米什拉梳理出了一條寫滿矛盾、衝突,映照著西方世界的東方歷史脈絡,書寫這些重要的思想家如何在亞洲帝國的廢墟中奮起,帶領眾人重構足以支撐二十一世紀亞洲的新思想。
《憤怒年代:共感怨憤、共染暴力的人類歷史新紀元》
《憤怒年代》將現代社會發展至今的脈絡,上推回喜迎個人主義、現代性,投身資本市場不遺餘力的伏爾泰,與識破現代性落空、虛偽、淺薄且並無根基的盧梭二人,並深且廣地論析近代法國、德國、義大利、印度、波蘭、英國、中國的關鍵問題,指出憤怒是小及個人、大至世界、上溯過去且注定擺布未來,這年代的關鍵宿命難題。
18世紀,西方啟蒙運動中知識階級興起,新的商業社會逐漸成形。由少數人發起的改革計畫挑戰教會傳統,講求理性、自由、個人主義,突破階級的個人欲望累積成對社會不平等的猛烈抨擊,造成了真正的革命,破壞了君主獨裁制,讓世界往民主的方向疾奔,影響了全世界。
世界歐洲化了,人人彷彿真的生而平等,但由上而下運作的現代化並未如眾人所想的造就平等新世界,反而讓先來者占盡了便宜,後到者則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追求不可能達到的美夢。人們頹敗在物質至上造就的巨大不平等之前,各地的傳統文化也受西化衝擊,喪失了權威,外在物質與內在心靈、文化上的落空世代積累,種下燎原之火。「模仿」西方「現代化」成了後起之秀東方國家的有利工具,但在由上而下暴力式西化、現代化的過程中,人們在物質與文化上皆產生了被排除、傷害的感受,讓小至個人大至文明都深受其苦。一個不屬於西方、不屬於東方、沒有傳統,情感、知識、環境皆衝突的世代就這樣誕生,數十億人找不到在這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所在,被現代化過程擊垮而喪志,這些「被剝奪者」、「多餘者」成了憤怒年代狂暴的源頭。
這是一個憤怨穿越歷史、怒意跨越國界、仇恨如烽火台連綿點燃的世界,是現在的世界、我們的世界。
潘卡吉‧米什拉提醒我們:追求西化的現代社會帶來的,除了人人有機會擺脫階級與出身的光明面,更重要的也許是看似公平榮景之外那些被拋在後頭的人事,導致了人們失根、自我憎恨、燃起報復的怒火,它們不只禍延今日,還會延燒未來的每一個世代。